我国制造业首超日本 成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使得原本高歌猛进的工业经济突然遭遇拐点,纺织、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许多行业工业生产紧急刹车,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数以千计的企业在危机袭来时宣告垮掉。

在中国大地上,雨雪冰冻、地震、泥石流、严重洪涝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雪上加霜,严重冲击着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脚步。

这是一个经济发展曲折前行的五年。从果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到在世界经济中率先复苏;从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到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特别是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画出了完美的“V”字形运行轨迹,为“保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年产值突破10万亿元关口,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14%。中国制造业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走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1.1%,接近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水平。专家预计,五年间的平均增速超过10%。“而中国经济增长是由工业主导和带动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9年,中国手机产量达6.19亿部,占全球产量的50%;微型计算机18215万台,占全球产量的60.9%。

2009年,当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汽车产量下跌12.5%,北美汽车产量萎缩32.3%,日本下降31.5%时,中国汽车以突破1300万辆的产销量和40%的增长速度,毫无争议地登上了全球第一产销大国的宝座。

对于“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增速的曲折变化,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如数家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原本高速行驶的中国列车突然刹车,2008年6月份,工业增速从16%急速下降,到2009年初降到3.8%的最低点,此后,逐月回升,从6月份开始增速保持在两位数,11月份达到19.2%,2009年全年达到11%左右。

由此可见,保持工业的平稳较快发展谈何容易。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重点还包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到强。李毅中表示,新型工业化不仅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另外,还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

在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发展也日益行进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可承受边缘。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为例,2006中国消耗了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却只创造了占世界5%左右的GDP,单位GDP能耗在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高炉冒出的黑烟、河流上漂浮的油污,空气中散发的呛人味道频频发出警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不抓节能减排,我们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广西柳州钢铁集团董事长陈永南说,近年来,柳钢在投入100多亿元抓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投入30多亿元抓环境治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21798.html

相关阅读:高考一轮地理复习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