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认识学生的学习倾向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理论框架:要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方法来强化学习效果,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甚至几乎无效的。因此,教师应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读、看、练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学习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丰富,提倡自主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想”、“聊”、“做”等方式中进行学习。
1.在“想”中学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高一的学生问题挺多的,高二时就只有几个学生还有问题,等到高三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的年级递变规律也适应于小学、初中。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只习惯于在听课和作业两方面花时间,结果思考的时间不多了,思考的习惯也丧失了。很难想象在思维最活跃的年龄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教师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找回灵感的火花,使他们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因此,师生共同学习时要适时设置有利情境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蛋白质》的分组讨论学习后,第一组内容:Na2SO4和Pb(NO3)2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实验。在汇报成果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找到关于盐析、变性相关的理论解释。对于盐析条件(浓的轻金属盐)分析讨论时,“轻”、“重”问题很容易直接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但理解“浓”却是有难度的。如果在发给学生的Na2SO4试剂中特意加入过量的Na2SO4,试剂瓶底部会有明显的晶体沉积,学生仔细观察后就可以发现所用试剂为Na2SO4的饱和溶液,当然也是浓溶液,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对实验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应该注意观察、思考。有的学生甚至还想到取出Na2SO4饱和溶液稀释后再次加入蛋白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结果沉淀非但没有出现,蛋白质溶液的透明程度还进一步增强了。虽然这些原理在知识层面上并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在这个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创新能力。
氨气性质课前留给学生一个课外作业:思考如何使锥形瓶中的水通过导管向上喷出?利用物理学中的有关压强的知识进行分析。课堂上,当场收集常温下的NH3来演示喷泉实验,学生有了前一天对课外作业的思考,很自然的想到压强差这一必要因素,再结合书本相关的NH3溶解度,可以独立的、较清晰的表达出喷泉实验的原理。为了使学生全面认识压强差,选择下题拓展思维:
已知:锥形瓶B中液体为酒精,向水槽的水中加入物质A能形成喷泉。
⑴A可以是下列哪一物质:①NaCl;②浓H2SO4;③浓HCl。
⑵此喷泉实验与上述NH3的喷泉在原理上有何差别?
⑶通常见到的喷泉景观可能更类似于哪一类原理?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解决,使教学难点由学生自己通过学过的物理知识以及生活现象得以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聊”中学
学生语言文字的不精确表达已经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对学生用“精确”语言描述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而课堂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适宜场合。
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共同学习的形式。成果汇报中包括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对给出问题的分析结果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在《苯》第一课时教学中,其中一组负责“根据实验现象(与溴水、酸性KMnO4)分析苯的可能结构”。学生拿着自己的一组实验仪器,上台展示并汇报实验结果,同时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苯可能的具有的结构特征,并对其它组(根据分子式,利用不饱和度知识推断出苯的可能结构)的结果加以评论。几位同学先后上台对前面同学的表述进行修正、完善,而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提醒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耗时长了点,错误多了点,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在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 “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引发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3.在“做”中学
化学作为实验学科,无论是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基本技能形成的角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技能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捕捉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的技能、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技能、完成简单的实验设计的技能等。
在《蛋白质》教学中,把全班分为三组(盐析、变性、颜色反应),每组负责两个小实验,包括具体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根据书本相应知识分析实验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问题。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填写空白,从书上找结论,分析问题,这些步骤总体上完成情况还可以。但是具体到实验操作中滴瓶的使用、甚至试剂的取用、加热等简单操作都存在着的问题,有些学生干脆拿着药品不知所为,这时我才深深的体会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性,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也要得到提高。
又如,在苯酚的性质实验的教学中可采用学生分组实验。两组实验分别安排如下:
第一组:(给定实验报告,学生做实验观察、记录)
①取少量苯酚晶体于试管,加入3 mL水,振荡,观察有何现象?加热上述混合物,有何现象?说明苯酚的溶解度如何?将热溶液等分为两组,冷却待用。
②取①冷却后的一份浊液,向其中滴加入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现象变化完全即停)有何现象?说明苯酚有什么性质?反应原理为怎样?
③取②中滴加NaOH后所得溶液通入CO2,观察有何现象?反应原理怎样?说明什么?
④取①冷却后的另一份浊液,加入Na2CO3溶液,有何现象?
通过③④两个实验,分析向苯酚钠中通入CO2无论少量还是过量都生成NaHCO3,而不是生成Na2CO3的原因。
在这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有关苯酚酸性的反应原理有了感性的认识,并通过③④实验的分析突破了苯酚钠与CO2反应原理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组:参照教材有关知识以及所给试剂,分析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对苯酚溶液的鉴别?
对苯酚鉴别的两个实验从原理理解上比第一组要求低得多,所以可以从操作上放开,让学生去自由设计。教师有意把溴水的浓度配得不是很高,使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在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的过程中,发现开始并无明显现象,而继续滴加才产生白色沉淀,大部分学生没有对此特殊现象引起注意,而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想到AlCl3与NaOH互滴时现象不同,从而自己又补充了一个实验,向浓溴水中滴加苯酚,结果的确是马上出现沉淀。但教材中的原理就只有一个,那为什么会有此不同滴加顺序导致不同实验现象的问题呢?学生们自发展开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可以提示学生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由于苯酚过量,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其中才导致开始没有现象,但随着反应的进行苯酚减少,使沉淀得以析出。通过独立的思考、实验更清楚的认识了为什么在反应鉴别时最好用浓溴水的原因。
在第二组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做中有想,想后再做,边聊边做,边聊边想的探究历程,不但对知识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使学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如果把化学课堂的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有一颗善于分析和思考的头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又有一双勤劳能干的手”,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高中化学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27089.html
相关阅读:高考化学一轮备考:化学史知识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