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在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指既要照顾到学习好接受新知识快的学生,又要考虑到学习较差,接受知识较慢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考虑到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又要考虑到学习较差,接受知识较慢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考虑到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最终目标。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是如何在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结合自己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影响下的感受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特定对象集中的、持久的、相对无须努力的注意,同时总是伴随着快乐、欣喜、满意、乐此不疲。。。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事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益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生物教学中,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至创造性活动为主线,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最终使学生的素质不仅仅停留在学到知识的多少上,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应用上,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

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求、发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1、到学生中去,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若学生对教师感到亲近,敬佩,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就要经常采用亲切热情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既适用于好学生,更适用于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对这科产生兴趣。不但要和学生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主动帮助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秋天树叶为何落下?有些为何不落?果实颜色和形状为何各异?大雁为何南飞?为什么我们不能抽烟?为什么我们又想和异性交往又怕和他(她)在一起这样常和学生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认同你这个良师益友。坚持做下去学生自然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进而喜欢生物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讲究语言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时,既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还不能忽视语言的艺术性,因为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②语言要生动而形象。如巧妙的利用诗歌谚语,将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风不度玉门关---海拔对生物的影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破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复。。。。。。

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凡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语气要加重些,语调要放低些。④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立志于生物科学的研究。

3、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3]好奇和猜想的神秘性和内在作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使其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0万吨,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1992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全球每分钟有1公顷土地变为荒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0万吨土壤流失,每天生产垃圾270万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50万吨;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大约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通过这些数字即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又如在学“伴性遗传”前,可讲摩尔根和达尔文悲情故事:摩尔根与表妹青梅竹马,恋爱结婚,而爱情之花却结出了痛苦的果:三个后代中,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幸存的男孩竟是痴呆。博物学家达尔文和他的表妹爱玛结婚。他俩从小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6个孩子中竟有3人中途夭折,其余3人又终身不育。为何摩尔根和达尔文的后代会如此不幸?通过这样的故事设疑方式引入,可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让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就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既给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都拥有主动发展的机会,又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的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新参与,从而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这就要求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落脚点。

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在课外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尽管这一实验做起来很复杂:需要将天竺葵避光处理遮盖叶片,光照及室内处理才能得出结果。但只要老师悉心指导、步步教诲,是容易成功的。成功时,学生也许在想:生物实在很奇妙!尤其班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许在课本知识中获得不了成功,但他们往往能从实验课中获取知识增强信心。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将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他们也许就会从此热爱这门课。再如“探究种子萌发所需条件”实验中,通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实验,边思考,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温度、水分、光照等。这样既有听的,又有看的,还可以亲自动手,他们既能认真地去实验,又能积极思考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做:植物向性运动实验,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因此,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5、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课无法将大自然搬入课堂,但可以将自然界某些部分以某种方式用在教学中,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直观性强的教具的使用使课堂变得丰富,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枯燥。而且使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即使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直观教具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可使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教师讲课时如果讲的内容不生动活泼,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学习。一般地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的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实验、录像、幻灯、挂图、版画、图表等形式辅助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比如讲“种间关系”时,选取了别有兴趣的影视资料进行导入课文和分析课文的。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一段录象:画面出现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在争斗,两只蟋蟀在争斗,两条狗为争夺食物在争斗,年轻的雄性袋鼠向老袋鼠王发出猛烈的攻击,等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总结出来,并作分析。然后继续看画面:竹节虫在竹节上,尺蠖在树枝上的拟态,如果观察不仔细,就很难看见它们。再有比目鱼为了保护自己可以在水中变色,乌贼遇到敌害会喷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乌鸦看到敌害会聚众鸣叫把敌害吓跑。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学习兴趣大增,从而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如果不去找这些素材,只是按照课文干巴巴地给学生讲一遍,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减,那效果远远不如这样的好,影视资料动态感很强,既生动直观,又形象易理解,同时也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

6、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1课前联系实际

如上《遗传与变异》时,可从兴趣入手,让学生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一些性状,(1)、看父母的眼皮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对比看自己;(2)、看父母的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对比看自己;(3)、看父母和自己的大拇指能否向后弯曲,等等。调查结果是: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眼皮与父亲一样,有的则说自己的眼皮与母亲一样,还有的则说父母都是双眼皮,而自己是单眼皮;还有的同学说父母都能卷舌,而自己却不能,父母的大拇指都不能向后弯曲,而自己却能向后弯曲,等等。对此同学们都感到很纳闷很好奇,也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遗传,从而点明课题。因为学生都是带着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听讲的,所以在整个听课过程中都特别认真注意,而且感到非常有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研究和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2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

如上《伴性遗传》时,讲到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不同,导致男、女在某些性状上的差异,以及生男生女的原因和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现状,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在学生中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强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感。又如,上《生物与环境》时,补充了世界及我国的人口状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内容。特别增加了人们认识较晚的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污染的认识更为全面。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种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认识的错误作法,如讲述森林的作用后,引导学生认识烧树叶的危害,以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6.3课后联系实际

如在学生学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后,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在参观养鸡场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大量他们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相互讨论,再请教养鸡专家,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这样做就会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7、利用成功,增强学习兴趣

人人都有成功的渴望,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对学生来讲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优等生,可以让他们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以使他们逐步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尤其要抓住后进生的微小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当学生能积极发言时,当他能想出较新颖的方法时,一定要大加赞赏。使他觉得学生物知识不但不可怕,而是很有趣,很容易学好的。只要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满足,自然会满怀兴趣与希望,努力把生物知识学得更好。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学好生物学知识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增强生物教学中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培养学习兴趣应走出的两个误区:首先,不能将如何逗学生发笑看作是培养兴趣,这是将兴趣庸俗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去挖掘,才能发现它。[3]”那种纯粹的搞笑,只能取悦一时,不能给学生以收获,应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内在的深刻的积极性上来。其次,不能将培养学习兴趣完全放到课下,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因材施教,善待两类学生:一类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可能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缺少兴趣或者具性格缺陷,教师要创设情境,让他们能够获得发展和成功的机会,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和快乐;另一类是对生物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指导他们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参加学科竞赛,阅读专业书籍等,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提供机会,将兴趣与爱好升华为理想、志向。受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生物课程的方法,学习的兴趣才会保持;才会为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36367.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