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四川大学副校长刘应明于7月15日上午9点4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76岁。
刘应明出生于1940年,1963年来到成都,历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副校长、四川大学长江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在成都工作生活50余年,长期从事拓扑学与不确定性(主要是模糊性)数学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被国内数学研究界誉为“中国的查德”(模糊数学奠基人)。
弟子从西安飞来缅怀老师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竹林村小区一单元楼时,远远就看见院坝里摆放着川大师生以及刘应明院士的学生们自发送来的数十个花圈。由于其家属还沉浸在悲痛之中,不便接受记者的采访。随后,记者在刘院士家楼下采访到了他生前的学生李同学,说起对刘应明院士的评价,李同学毫不吝啬地用了“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等词语描述他的老师。刘院士生前带过的硕士研究生张同学还专门从西安飞回来缅怀自己的恩师,“听到老师驾鹤仙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告诉记者:“老师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与人为善、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刘院士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刘院士生前的同事闫老师带着羡慕的语气告诉记者,“学生过年回家买不到票,他会帮忙买到;学生配偶住院,他和爱人带着抄手到医院看望;他还热心为学生们‘牵线’,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帮助他们找到幸福的归宿。”“刘院士的逝世,是四川大学的重大损失,更是我国数学研究界的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同事。”对刘应明院士的逝世,四川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了诚挚的慰问。据了解,根据刘应明院士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设灵堂,遗体告别仪式定于7月18日上午10时在成都东郊殡仪馆举行。
曾说成都是其第二故乡
这位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的著名数学家,数十年孜孜不倦见证中国数学的与时俱进。在成都生活50多年,他喜欢成都的宽容,曾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叹“我所有的人生都在成都”。
1940年10月,刘应明出生于福州,少年时数学天赋就渐渐显露。不过他对语文情有独钟,因作文写得好,中学时一直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他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数学。1963年,他考取了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廖山涛教授的研究生,随后来到四川大学。
2012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是刘应明生活在成都的第49个年头,“成都当然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刘应明当时在接受采访时对初来成都的印象记忆犹新,刚到成都时交通不便,作为一个外地人的他却没有感觉被排斥,“成都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川大也是一个宽容的学校。包容,这是成都很大的一个优点。”刘应明在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
刘应明长期从事拓扑学与不确定性数学处理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荣获国际模糊数学领域的最高奖项??“Fuzzy Fellow”奖,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查德”(模糊数学奠基人)。
曾主张青年要坚持独立思考
刘应明生前曾主张,青年人要坚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其实做起来很简单。” 去年刘应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学问除了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学生还应该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慢慢就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做学问重要的一点。”
刘应明表示,这样做开头估计很难,“一本书别人20页都看完了,你一两页还没读过去。但这‘似慢实快’。”刘应明说,这样就会慢慢练到真功夫,得到真学问,并且坚持下来,就会掌握学问研究的方法,就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世界。
此外,刘应明生前还曾表示创新需要基础科学支撑。
“太讲经济效益,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是现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国家要真正地发展,一定要创新,而创新需要雄厚的基础科学研究来支撑。”刘应明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我国很多留学的学生,包括学工程的,经常也感到数学的薄弱,影响了专业的深度把握。因此,他认为当前我国应当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43397.html
相关阅读:备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四个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