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中的探索是假探索。高中数学的新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本上讲的东西少,但是后面的复习参考题并不简单。因此,必须让学生进行探索,彻底理解知识点的本质的一些东西,才能在做题中进行灵活运用。
但是,探索是需要时间的,于是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探索,给学生铺垫好道路,标明路标,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到达了目的地。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上课的时间。但是,你想一想,学生的这种探索有意义吗?是探索吗?这样的话,学生的理解会深刻吗?我说的不好听一些,这叫勾引。或叫沟引(挖个坑,让学生引到坑里来)。正是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不少老师还以为自己的效果好,洋洋自得,其实,从长远来看,过了几个月后,你的这种教学又在学生心中留下多少东西呢?这种假探索是教的别外一个版本。我感觉与其这样做还没直接教好呢!
二把数学当作文科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是好多高中教师的做法。曾经有一个老教研员,她在退休前几年,她自愿去一个高中教数学,她就曾发出感慨,感慨自己不会教了,她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来源,和学生一起推导公式。可有的年轻人,人家把这些知识不进行讲解,直接让学生进行记忆背诵。然后课堂上还能再练习一些题,最后的教学效果总是比她好。她百思不得解。我要告诉这位老教研员的话是,您的这种方法不错,从长远的效果来看,您的这种教育才是真教育。
上面的两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好多高一高二老师都是这样进行的。特别是第二种情况更是普遍,这就导致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刚学过的东西,一考试成绩都还不错,可一到高三,高三的老师就发现问题了,学生好像高一高二从来没学过一样,知识全部的忘记完了。让高三的老师不得不从头再来。
当然,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是老师们自发进行的,这与高中教师的评价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评价制度让你在短期内就要有惊人的成就 ,谓之为,过程控制。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评价制度让老师们也变的急功近利起来
那么,高三的教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的校长举的一个例子就很恰当。她说我们学校有颗桂花树,刚开始挪来时,头一年看,看着效果还不错,到了第二年,看着就快不行了,树都要死,于是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原来是一个石灰坑,石灰坑挖掉,一直挖到下面的土,再把树种上去,树居然又神奇般的活了过来。因此,高三老师只有帮学生把这些知识点一个个的弄清楚,挖明白。学生才能真正的把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再一个就是,让我们帮学生或者学生自己想一个办法,怎样让学生把知识点保持在自己记忆中,特别是象刻在脑子里一样就更好了。总之,只有理解的深,记的牢,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上去。
教学的质量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评价制度让我们在每个环节都对学生进行拔苗助长,长此以往,学生还会茁壮成长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43424.html
相关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