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困惑”与“收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课程、新理念、新体验”震撼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激发着每一位执教者的灵感。“求创新,求发展,学做人”,已经成为新的教育主旨。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课改的实质,遵循新的理念,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大胆尝试。新课标的实施也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在实施过程中,本人也有很多的感受,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新课标不仅在教学理念上的新,而且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也新。

  困惑一:教学理念上教“过程”比教“结果”更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法必需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树立教是为学服务的思想,将学法融于教法之中,同时教师还要承担育人的任务,那么在有限的课时中能做得到吗?那么有限的课时和新课标的教育目标之间就会有冲突。

  困惑二:教学内容上“分模块”“螺旋式上升”教学中还可以自主对教材模块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教学上更加灵活,那么“螺旋式上升”必然会把教材一块完整的内容打碎,如:高一直线和圆学完,到高二才继续学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理科数学排列组合没学时就先学概率等,学生学习内容上不连惯,学了这边忘那边,物理学等其它学科通常要用到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还没教时物理学中就要使用了,似乎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时会怀念原来的教材之一气合成,而且学科兼顾。

  收获一:有限的课时要完成新课标教书和育人等更为全面的教育目标,就要求我们提高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始于疑问,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等活动中,引导同学们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经历不断的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只有通过自已的独立思考,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学会数学,有别于教师原来的以教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我们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考的常用逻辑方法,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与推理,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而且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合作、讨论、交流交往、尊重人等做人的道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本色,这样在有限的课时,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规定学时内是能够轻松完成的,以往教师什么都自已全部讲完,学生没有自已去思考钻研的机会,面面俱到当然再多课时都不够用,现在教师大胆放手,教学生学会思考和钻研,教师指导和补充,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学生的能力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全面的知识。

  收获二:“分模块”“螺旋式上升”同一类的数学问题因为螺旋式上升而不能一次学完,感觉教的时候不够痛快,一个问题没研究彻底就停下来换一个章节学习了,等后面的模块再继续学习。其实表面上看好象知识被破碎了,更分散了,实际上这些内容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续渐近,如解析几何高一先学直线和圆,等学生学了其他数学知识后,年龄也增加一岁了,见识也更广了,再来学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虽然会忘了前面的某些知识,但通过学习会很快回顾起来,而且能撑握得更好,我们只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好大纲要求,不要随意拔高知识深度,按大纲要求,让学生该经历的过程要经历,比如在还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的基础上就学习概率,让学生用列举法去计算概率也是必要的,如果先学排列组合的话就会跳过这个列举的经历,对学生真正理解概率没好处,此外大量使用信息术也能帮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的各种关系变换,无论是新旧教材都必然有它的优缺点,只要我们全面地看问题,只有教师认识到位,心态摆好了,才能正确地处理好教材,指导学生,让他们学得更好。

  数学是无止尽的,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大纲,把握好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否则就会有很多的困惑,有很多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只有心中的困惑解决了,教师才能放开手脚去实现新课标的任务。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处处都有用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自然的,是人类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是清楚的,清楚的前提和推理,清楚的结论,不存在丝毫的含糊,我们要教会学生摸索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数学,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论文中心,作者:叶建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48570.html

相关阅读:如何选择租车游览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