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艺术班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艺术类高考的客观因素,艺术生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没有学习热情,甚至逃避学习,其中数学科的厌学问题尤为突出.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在数学课堂上有极大的挫败感!本文尝试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精心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活跃起来,完成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动脑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问题情景设计得好,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在数学问题情景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设计.
1.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
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问题.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表面积、体积公式》这一节课的时候,我给出这样的一个作业题:例1:假设你有一间小房间,长4米、宽3米、高2.8米;有一扇高2米,宽0.8米的房门,另有两扇长宽各为0.8米和0.6米的玻璃窗.现父母同意由你自己来设计、装修,请你设计一个装饰的方案,设计方案中注明设计的理念和最详尽的预算,预算经费为1.6万元.对于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因为题目与美术专业应用结合紧密,他们对这个题目就特别感兴趣.而学生在完成这个题目时必须做大量的社会调查,也运用到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正如学生发表设计成果的时候说:“通过这次作业,使我们知道了看似简单的设计,原来涉及很多方面的东西.我们做得越详细,发现要了解的东西越多.由此可见,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也是开放题的优点之一.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引入中,课本设计了生物体内碳14的衰减作为例子引入.但学生对次类问题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就尝试把问题改为:“如果你爸爸第一个月给你..10元零用钱”我还没接下去讲,就马上有学生回应:“老师,你这么吝啬,一天10元也不够用啊”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这一句话吸引了过来,我就继续讲述题目:“这位同学说得对,一天10元是不够用的,那现在假设你爸爸给的零用钱每月以10%的增长率增加,问多少个月后你爸爸给的月零用钱达到1千元?”这时学生可来劲了,立刻有学生马上算,所表现出的热情和积极与之前用碳14的衰减作为例子时完全不同.
3.创设悬念性问题情景
通过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发学生因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数列应用学习中可出示如下问题: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酬方案:第一种,每天支付38元;第二种,第一天付4元,第二天付8元,第三天付12元,依此类推;第三种,第一天付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1倍).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呢?现在很多高中生暑假都会参加社会岗位实践活动,以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所以算工资的生活场景耳濡目染.也是他们急待解决的问题,由此能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游戏竞赛情景
创设游戏竞赛情景,让一些枯燥的数学课,学生也能很有激情.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例如在《向量的加法》的教学中,我尝试课前先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创设“传真机”游戏情景,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跳出了职中老师总是对着那几个“尖子生”讲课的困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2:游戏名:传真机游戏规则:课前准备5套卡片,(4张/套,每张卡片上画有一个向量),准备秒表、成绩表、白纸15张.游戏总共分三轮,最后得分最高的组胜出.5个小组坐成5个纵列,先给每个小组的第二至第五排的同学每人手上发一张卡片,每个卡片上都画有一个向量,各人只要看自己手上的卡片,不能交流.另外给最后一排的5位同学每人发一张白纸.设定小组目标:求出各自小组手上的四个向量之和.计时以第一排的同学将结果用红笔表示出来后交到老师手上为准.如果出错,则本轮游戏成绩为零分.
5.创设培养素质教育问题情景
利用专业知识来设置教学情境,开展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数学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如讲“二次函数的最值”一节时,利用学生的物理课中最大功率来引入课题.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设计,将学生的发展要求与其他学科实际结合起来,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随后的教学活动就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合作、讨论、探究,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论文中心,作者:王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48576.html
相关阅读: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