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1、由于初中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压缩,而目比以前的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形式上都没有大的变化。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初中内容的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如十字相乘法、平行线分线段定理、简单的无理方程、高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等内容都没有讲到;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多项式的除法、配方法、等等都降低了难度,因此教学内容处理上这部分内容应先行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先讲有关初高中衔接的知识。

  2、初中教材语言叙述比较通俗易懂,带有直观性、趣味性,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抽象思维陡然提高,知识难度迅速增大,重理论、重逻辑推理。如函数的单调定义,文字叙述难以理解,需要转化为符号语言,定义还有隐含条件。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这些情况,教学中要把这些严谨的定义、定理,分层降低起点,分层次进行简单处理,对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多让学生进行相互转化,从多方向去理解概念,多举实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切忌过早地与高考对口径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教材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课堂教学中多教师讲,学生听,接着学生练习,每节课中学生围绕一二种题型进行反复训练,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课改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只能教会学生尽量做到“举一仿三”。在教学上,要优化课堂设计,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做到:首先,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点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

  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其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心理状态的衔接

  初中生活泼好动,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比较单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还把他们当作偏向于儿童的未成年人;初三学年的奋战,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对学生提出了上高中的奋斗目标,各方面都对他们管束得较严;终于考上高中,家长和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家长认为孩子已长大,没必要管得太多,学生入学后没了初三的紧迫感,在行动上自然没初三那时的冲劲;又加上学哥学姐们早就灌输了一些高中数学难学的“经验”,所以一上高中,就自然产生了对数学的“畏惧感”,由此影响了高一数学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在高一刚开学就告诉学生:新环境、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下面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的课堂,教师讲得细,练习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教会学生,在课堂上力争:超前想、超前做、超前总结,超前提问;在课下要学会:课后及时复习、每一单元及时复习、考前及时复习;作业做到:先复习后做作业,作业卷面做到规范整洁,出现错解做到查明原因再重做。因此,在学习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明其理,还产生自己的想法;知一点,恍然大悟,懂得一片;能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见解、新问题、新结论。

  正如《课程标准》里所说: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变化。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正视教材及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提高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工作。

  论文中心,作者:李东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53953.html

相关阅读:数学活动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