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
金属性是指气态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能力的性质。我们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大,它的金属性越弱。
金属活动性则指在水溶液中(非固相或气相),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简单水合离子)能力的性质。它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为标准的,标准电极电位与原子的电离能、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金属活动性越强,但两者有时也表现不一致。例如Cu和Zn、Na和Ca,金属性:Cu>Zn,Na>Ca;金属活动性:Zn>Cu,Ca>Na。
二、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除外)。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水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3、常温下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4、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极少数除外)。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7、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8、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如铝热反应。
三、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能力的性质。我们常用电子亲合能来表示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元素的电子亲合能越大,它的非金属性越强。
四、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与H2化合的条件,反应条件越容易。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F除外)。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5、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6、非金属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
7、与同一可变价金属反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价态的高低。金属元素在该产物中价态越高,则说明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75339.html
相关阅读:在很快动作时候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