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蟹的大学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下水作文】
(一)顺向立意(之五)
转变观念,发挥专长,行行状元
作者: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徐晓花
点评:深圳罗湖外国语学校毛冰
(这就是好的考场作文题目??紧扣材料立意,无跑题之忧。为什么不追求更好的题目呢?又扣题又有文采的,比如来句诗或格言什么的,亮瞎眼。拜托,那种题目是想有就有的吗?那是才华和灵感刚巧碰在一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的,也不是刻苦训练就指定有的。考场作文,除非妙手偶得好题,否则无需耗时在题目上苦吟缠斗。直白表达,锁住材料立意即可。但两句为题的习惯似已固化,徐老师用了三个短语,有新意还是会诧异,恐因人而异)
大学生小朱决定放弃大城市的网络工程师的体面工作,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想必此举不仅其父母会强烈反对,连镇里的人们都会唏嘘感叹吧。一边是高学历,体面高薪;一边是凭体力,辛苦耗时,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回到起点再创业呢?作为一名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此时该何去何从?(第一段概述材料是时评的常规写法。徐老师行文熟练,对比之后,紧跟两问,已预设后文的思路。但引述材料注意样子不要走形,如父亲明确反对,母亲含蓄反对,“想必”就不准确。而材料没有明写的,倒可以合理推测,如“连镇里的人们都会唏嘘感叹吧”,这就强化了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还有,“小朱抓了一天螃蟹”后,已由最初想靠体力“养螃蟹”,转变为凭技术“卖螃蟹”,螃蟹还是那个螃蟹,人已经不是最初那个人了)
近几年听闻了北大学子放下“身段”回家卖猪肉,大学生回农村种地,包山林种植等事件,社会反响强烈,褒贬参半,众说纷纭。之所以现代中国社会中出现大学生就业的“逆潮”,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受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逼迫,另一方面是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在发生变化。到底值不值当?该不该放弃学历专业,自行创业呢?我想答案恐怕在个人心中。(这段徐老师又做了个很好的示范??把个体事件置于社会背景下来谈。这样写有几点好处,第一,文章的宽广度就有了,由小朱的事,带出对时代、对社会的大局扫描。其实,一个完全孤立的事件,是没有社会学意义的,除了满足下人们猎奇的八卦心理,并没有多少谈论价值;第二,可以展示作者的阅读面和联想能力。这样的段落,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广泛的阅读者和思考者,抑或只是个刷题机器。第三,徐老师在文中对类似事件的评价分寸拿捏得很好。“另一方面是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在发生变化”一句,既扣本文立意,又透露出徐老师对大学生就业“逆潮”持肯定态度,但她并没有摆出为年轻人指点江山的导师姿态,而是又抛出两问,和读者分享思考。结句“我想答案恐怕在个人心中”,是百毒不侵金刚不坏的万能句。你说我叫“圆滑”,我说我叫“周全”;你说我没态度,我说没有态度不是一种态度吗?你说我诡辩,我说“个人心中”难道不应该是每个人思维行事的起点吗?习总还谆谆教诲我们“不忘初心”呢!“身段”和“逆潮”两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凝练,加引号让其凸显,否则泯然也)
小朱虽然体验过父母养蟹的辛苦后,不再想养螃蟹。但是他没有放弃这种创业的想法。他不再单纯地回家接过父母的衣钵??传统方式养螃蟹,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网络,寻找新的出路??“电商”卖螃蟹。如此一来,既不荒废自己的专业,造成人才的浪费,又能走出传统的”毕业?工作?退休”的就业模式,避开应聘大潮,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或许,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段看似不长,但如地处锁钥,居之要冲。其一,材料看准了,“养蟹”是小朱回乡的前奏,也被朱父视为“欠揍”。高潮在不改初衷,只是调整目标。其二,徐老师寥寥数语,就点出了小朱“微调”这冰山一角下面的意义所在:避过文弱书生体力的短板,发挥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长处;重复即是倒退,创新才有进步;职场表面光鲜,实则生态逼仄,农村看似一穷二白,焉知不是有志者大有作为的舞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zzw/1158245.html
相关阅读:高考满分:白色翅膀
福建09高考满分:这也是一种芬芳
六大步骤教你打造靓丽的高考记叙文
高考满分:新“少年中国说”
08年四川高考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