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市教科院 葛福安
【原题呈现】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985年陆步轩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被誉为“北大才子”。毕业后在西安卖猪肉,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2003年,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随后,陆步轩被当地政府“安排”进了西安市长安区档案局从事地方志工作。2019年4月受邀回母校演讲时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19年9月,陆步轩辞去公职,再执屠刀,与另一位北大校友合作,在网上再次卖起了猪肉。当然,也再次引发了关于人才的讨论。在某网站针对陆步轩重执“屠刀”的新闻跟帖后面,参与者达5万多人,留言近两千条,有人惋惜他不该退出体制,也有人质疑国家白培养了人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网文欣赏】
只要不贩卖灵魂,北大才子爱卖啥卖啥
作者:陈小二
离开北大,只要不违法犯罪,不贩卖灵魂,爱卖啥卖啥,人们实在不必大惊小怪,或者殊为惋惜。
说起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在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北大毕业生,颠覆了人们对“北大才子”的传统印象,他的故事在2003年经媒体首次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在这之后,陆步轩被安排进了西安市长安区档案局从事地方志工作。
做公务员的2019年,他将之前卖猪肉攒下的200万家底全“赔”了进去。如今,陆步轩再执屠刀,辞去公职,与另一位北大校友合作,在网上再次卖起了猪肉。当然,也再次引发了关于人才的讨论。在某网站针对陆步轩重执“屠刀”的新闻跟帖后面,参与者达5万多人,留言近两千条,有人惋惜他不该退出体制,也有人质疑国家白培养了人才。
说实话,从陆步轩自己的态度来看,这些年,他的观念也在逐步转变。陆步轩曾经认为卖猪肉是丢人的事,称“自己给母校抹了黑”。如今,陆步轩则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从当初欲进体制而不得,迫于生计不得不卖猪肉,到今天主动辞职再当“屠夫”。这说明,他对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没啥“耻感”。
事实上,对卖猪肉本就不该有“耻感”,能成为教授、金领固然好,单纯卖猪肉收获一份富裕的生活养家糊口,亦不丢人。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性格原因、个人际遇,也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某个行业,从名校毕业之后沉入市井,成为普通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可只要是凭借勤恳的双手精耕细作、凭借聪明的头脑合法经营,何耻之有?揆诸现实,在反腐风暴中已有不少曾经被名校引以为傲的才子们锒铛入狱。比起陆步轩们,这些人才该赧然。
人们对名校毕业生,往往喜欢贴标签。似乎名校出来的都是才子,而名校才子们也都应该西装革履地从事高端职业,这其实是对职业平等的一种误解。走进北大,只代表这个娃娃在高中书读得不错;走出北大,也不意味着就必须成为顶层精英。无论什么社会,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就那么多,对那些站不上塔尖的人,理应多些包容。事实上,大学教育跟职业选择并不必然挂钩。
其实,离开了大学,只要不违法犯罪,不贩卖灵魂,爱卖啥卖啥,人们实在不必大惊小怪,或者殊为惋惜。对个人的职业选择更加尊重,即使这个社会少了一些专家学者,但多几个愉快的屠夫、快乐的快递小哥,也没啥不好。(来源:新京报)
【核心提炼】“耻感”
【核心改写】
没有了“耻感”会怎样?
(葛福安改写并点评)
当以“北大屠夫”来称谓陆步轩时,我读出这个标签“耻辱”的意味。(以接近核心词语的判断引出材料,要比直接引用材料好。)陆步轩本人在最初的自我评价里带着一种深深“耻感”,他受邀回母校演讲时说“我给母校丢了脸”。后来,这种“耻感”成为一种社会压力,深深影响着地方政府,所以才有了被安排成为公务员之举。但是,当今天的陆步轩辞去公职再执屠刀时,我却读不出这种“耻感”的存在。从耻到“不耻”,我觉得对陆步轩本人而言,是一种进步,如果社会上对这类事情少那么一些耻感,那是更大的进步。(带着“核心词语”或“核心意思”叙述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zzw/1177905.html
相关阅读:阅卷组长:考生欠缺深度和新鲜度
2009湖南高考满分:《踮起脚尖》
高考满分:我的哭泣
2019届高考六大话题及作文题预测之六实践创新
高考立意创新12招 旁敲侧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