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讲,高考作文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教学、有利于选拔的评价标准来为中学作文教学 “走正道”服务。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产生的评价原则便是 “开放包容灵活多元”的八字方针。
所谓“开放”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阅卷组对立意事先不作规定,完全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只要不踩思想的“红线”,都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这里的“红线”指的是与社会道德、法律完全相违背的观念。比如,在以“假”为题的作文中,一位学生辩称仿造名牌和盗版的行为“给大众带来了实惠,因而也有存在的价值,不应一棍子打死”。这种观点显然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所谓“包容”指:阅卷教师不能以考生作文的观点、喜好是否与自己相悖来决定分数的高低,只要他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分数;比如2005年上海卷作文,考生对流行文化加以肯定,列举了周杰伦等流行歌手,分析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不能因为阅卷教师观点相悖、好恶相异而偏离评分标准。其次,阅卷教师也不能因为考生作文中流露出一些不够积极的思想 (如内心的种种苦闷迷茫等)而一概给与低分。往往,这些思想更为真实,有时甚至更为成熟。
所谓“灵活多元”指的是: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对各种文体的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鼓励考生根据自身所长灵活运用不同文体和不同风格的语言。比如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记叙抒情类作文则未必十分显豁、形象表露,含蓄蕴藉或许更有水平。当然,不能为此而让读者一头雾水。又比如反对华而不实的同时,不能看到考生语言华丽的作文就一概否定,只要内容充实,华丽的文风同样能够成就优秀的作文。
当然,这种包容和灵活也是有度的。一旦审题错误,就不能及格。不然,对审题正确的考生就不公平。而这一群体是每年高考的绝大多数。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会埋没一些平时会写作文而一时出错的考生,这确实是一大遗憾。然而,哪一种考试,哪一次考试不循此度?原因就是群体性的测试或选拔,对大多数人的公正才是最大的公正。数学考试中,你会因为这位考生很优秀而把他做错的也改成对的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zzw/17080.html
相关阅读:2010全国I高考“零分” 猫和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