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若能保持禅喜,心境上就有了柔美和丰富感。人透过禅定的训练,能使心的效能提升,自然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禅趣。相对地,生活也需要作个调整,才能孕育出悦乐的心境。
生活的悦乐,需要保持闲适的心情。它的条件是给自己一点空闲。特别是忙碌的人,更需要留出时间来,你一定能办得到,只要你肯安排,肯腾出时间,让自己放慢脚步,放下眼前工作和思考,就能即刻与生活中妙悦动人的部分,产生应感。元朝的刘致在他的词作里说;
闲,天定许;
忙,人自取。
留一点时间,试着让自己天真烂漫的自性流露出来;专心地沏一壶茶,悠闲的品茗。热水煮茶,香气四溢,茶好喝,心好净,手中一壶,乾坤尽在。
给自己一点清闲,徜徉于青山溪谷,沉浸在流水淙淙之声,陶融于大地的怀抱,会有与天地会心的禅喜。
闲,能让自己苏醒过来。虽然我们不可能不忙,不得不投注于工作,但留住闲,才能使生命变得活泼,心灵得到舒展。留住一些清闲,你就可以找到纯真之美和禅喜。
禅观
留点空闲,把俗务放下,去做一点滋益心灵的事。你可以踏青散步,可以登山玩水,别忘了保持悠闲,让心情安定下来,用禅观去体验当下。猛然你会发现,苍穹在向你招手,绿树青山在对你微笑。
这时,青绿的树叶有如翠玉,地上的碎石有如瑰宝,花草树木竟如净土世界的妙境。这时俯拾片片落叶,无不是稀世珍宝。捧一捧落英花瓣,全是生活的丰收。你观照眼前的情境,有如入于华藏世界。
当生活与法界相契,世俗与圣心相融,自我与慧命相遇,这时俗情尽忘,流露着的就是无限的禅喜。这时自然领会花草树木,悉皆念佛念法念僧,而领会无情说法的妙悦。当下会有一种禅喜流入心底,令人情不自禁地说:
山河及天地,
全露法王身。
给自己一点悠闲,驻足凝视远山近物,自然有着忘我之感,当下情境与你会心,主客相融,各自清楚,有如虚云老和尚所说:
稳坐金殿里,
笑看云卷舒。
一个悠闲不乱的自己,看着周边的俗务,有着超然物外之感。用这样的禅观来看人生,也就有了开阔旷达的自在。当下的情境就是:
玉户不出,
尊容天然。
这时的心,不会被外境牵动,所以叫玉户不出,纯真的自己,也就尊容表露,此时就有了“于相离相”的自在,不会被诱惑绊倒,不会被俗务绑架。所谓“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优游任运之悦乐可知。
禅者的观法,活泼自然。当其陷入纷扰,则观大树临风,树梢摇荡,树头安然。此时他安心于树头,不安心于摇荡的树梢,则能使心安定。禅者深通观法,灵活应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所以无明烦恼剥落,真心现前,乐在其中。
放下
我执若不能放下,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凡事个我化,处处不放心,随时处于不安的状态 催眠原理。有些人经常想着别人会嘲笑自己,批评自己,陷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而变得焦虑、不安和痛苦。
禅的训练就是要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这是需要练习的,一位年轻人非常在意自己戽斗,导致焦虑自卑。我请他替我把一盒糖果拿去咨询室外,分别请同事享用。分送完毕,我请他坐在门后,聆听我和同事的交谈。我问同事:
“刚刚送糖给你吃的人,你可记得他的长相或特征吗?”
结果,没有一个人说出他是戽斗。我又问:
“你对那个人的感觉如何?”大部分的人说:
“他看来很友善,但对我说些什么已经记不得了。”
这位焦虑的男生,经过这次实际经验,开始对自己戽斗的长相不再那么在意,他证实别人并不那么注意他的缺陷,而放下执著,他的观念改变,焦虑就降低了。
有些人具有严重的我执倾向,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瞧不起自己,怕在别人面前出丑,于是陷入焦虑和痛苦中。禅就是要训练一个人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我,用自己的生活表现他能实现的价值,从中得到喜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qianneng/kaifa/45077.html
相关阅读:六招简单教你捕获灵感
如何爆发自己学习潜能
调身
圆融的实践智慧
激发无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