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在幼儿的条件反射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此外,既然我们已经懂得了早期的条件反射与后期有欠缺的自我形象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恐惧作为一种考虑因素。因此,了解恐惧的如下两个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1、恐惧通常是一种“妨碍”力量。
2、恐惧通常是一种“埋葬”力量。
下面我将举出两个与恐惧的条件反射相关的具体例子,用来阐释上述两个特征。
我在前面提到过,有个叫约翰的孩子看到爸爸在木工房里忙碌着,就想参与到其中。他的爸爸如果比较明智的话,就会让约翰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在约翰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后,对他进行表扬。
对出色地完成了工作的人进行表扬,就是一种“帮助”力量,它在本质上是积极的,是一种可以让人们幸福回味的经历。表扬是人们所乐意接受的。我们很想再次体味那种被表扬的快乐,因而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做一些能够赢得更多表扬的事情。
不明智的拒绝或惩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种拒绝或惩罚,实际上是一种“妨碍”力量,它在本质上是消极的,会制造出恐惧,会让人们担心自己的痛苦经历被不断地重复。
由于它会给人们带来不快,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快地把它逐出“有意识”的头脑。
注意!我这儿所说的是“有意识”的头脑。因为倘若恐惧所造成的影响十分强烈的话,它不可能完全从头脑中消失,它会融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会在人们对痛苦的往事渐渐忘却之后,仍然起着一种条件反射的作用。
因此,我们仍然怀有恐惧,尽管这种恐惧已经避开了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它在未来的几年里还是会妨碍我们。
为了能在行为中观察到它,我们假定约翰的爸爸正式而又严厉地训斥了他,那么在几年之后,一种新的情形就会出现。
爸爸把约翰叫到跟前,郑重地向他宣布,“学习如何使用工具”的时候到了。爸爸期望自己对儿子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儿子会欣喜不已,他希望父子俩一起在木工房里干活时,能够体验到无限的乐趣。但到了那个时候,情况将并非如此。
约翰虽然已经记不起自己很小的时候所发生过的那些事情,但他会感到不安。由于小时候受到过刺激,如今再接触木工活,或者再做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情,他都会条件反射地感到恐惧不安。
做爸爸的将会非常吃惊地发现,儿子对他的提议并不感兴趣,而且在做爸爸让自己做的事情时会遇到麻烦;即便他尝试着按爸爸所说的去做,也很可能会以失败而告终。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的一些不妥的话语很可能会让孩子内心感到恐惧不安,进而产生条件反射。这类话语主要包括:
“你真蠢!”“你什么正事也干不成!”“你总是这么笨!”“你什么都学不会!”“你永远也无法像你的哥哥姐姐那样聪明(优秀、反应快等)。”“我知道你在撒谎。我永远也不会再相信你了!”
这类例子可谓不胜枚举。这虽然是偶然事件(如对孩子不屑一顾地吐口水,当着孩子的面气愤地摔东西,说些很伤孩子自尊心的话,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不当做法)所引发的无意识性条件反射,但它却把恐惧深深地根植于我们内心,让那些对成功的担忧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找到了永久的栖息之地。
所有的这些恐惧和忧虑,决定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恐惧对我们的自我形象的欠缺要负很大的责任。
为什么幼年时期的条件反射,对我们今天的自我形象,甚至对已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我们的行为,还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
这是因为思维的潜意识层尽管能量巨大,却并不挑剔。对于提供给它的信息,都会将其作为事实全盘接纳,根本不考虑其是否有逻辑性或随后还应学习了解。
为了改变这种条件反射,我们必须引入新的条件反射。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做某件事情遭受了失败,而今天我们作为成年人再做同类的事情时,很可能就会避免遭受同样的失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qianyishi/20254.html
相关阅读: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决定你祈祷结果的,并非是你意识中相信的图景,而是潜意识深处的
自我暗示三大规律
潜意识的10大刺激源
『潜意识巨人』-《自信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