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拟人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解析】
1.这是一首散曲,前四句写燕子在泥中衔回落花修补画栋上残破的彩绘花朵,燕子都不忍花朵残破,有拟人意味;中间四句写燕子在半开半掩的珠帘内,半掺着羽翼,感伤眼前破败“堂前王谢”,既有拟人手法,又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暗含用典。作者实写眼前的衰败,化用典故,让人联想到旧时的王谢堂,虚实结合。
2.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是因为燕子觉得“花落意难堪”,表达了惜花伤春之情,结合后文燕子呢喃,千般诉说,只有住在这里的老僧才能听懂。这里表明王谢堂早已经变身寺庙。昔盛今衰的感慨溢于言表。最难消:最难承受。谙:谙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369826.html
相关阅读: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阅读练习及答案
卢照邻《雨雪曲》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银官《李生论善学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守仁《龙潭夜坐》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继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