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诗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内容十分丰富,也相当驳杂。现在的高中诗歌教学一般是单篇解读,没有形成系统,不易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这就对中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不小的难度,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离《考试大纲说明》规定的: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这一目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可是,近几来,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赋分
11
分,考试能力要求为
D
级,这样就出现了试题分值大、难度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为更好的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和水平,从本人多来的教学来看,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从题材分类鉴赏入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好。诗歌题材分类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讽谕诗、哲理诗、悼亡诗等。教学过程大概分为:
“
明确概念
——
归纳风格
——
鉴赏训练
”
三大部分。
一、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山水田园的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三)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四)鉴赏训练:
1
、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解析](1)第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2)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
2
、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
(
2
)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解析】(1)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景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衬托,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
(
2
)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
(五)总结、归纳: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有一定的规律,有的诗歌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有的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有的正在遭贬谪的诗人,寄托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有的抒发诗人独特的哲理感受。在鉴赏时,常常可以用以下的术语:
1
、思想内容
——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白描。
3
、语言特点
——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05191.html
相关阅读:《秋日寄满子权①》阅读答案
《移家别湖上亭》阅读答案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及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