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一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3分)
(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1分),交代诗人的处境。这两句写出诗人长夜枯坐,举目无亲的孤独(1分),这样写更能鲜明突出诗人除夕之夜的凄苦、寂寞之情。(1分)
(2)(3分)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1分)。其中一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感、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2分)
(3)(4分)不矛盾(1分)。前事可悲,今复可笑(1分)。诗人悲的是往事不堪回首,而这笑字包含着对自我的嘲笑,也包含着对现实无奈的苦笑(1分),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这一悲一笑极为伤感。(1分)
相关阅读练习
1.试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万家团聚之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境;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不如一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独自滞留他乡的孤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除夕或春节。
诗中点题的句子是:一将尽夜(或:明日又逢春)。 (2分)
(4)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的。(2分)
答: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句,引出了自己夜独宿旅馆(1分),只有与孤灯相伴的凄苦境遇,表达了作者孤苦凄凉的心情(1分)。
(5)全诗充满了凄凉之意,但作者为何用一个笑字?请具体分析。(2分)
答:笑,是苦笑之意,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孤苦境遇的无奈(1分),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
阅读练习二: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用得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1分)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2分)
(2)但新的一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3分)
阅读练习三:
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5分)
3.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①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的形象。(2分)②除夕之夜,诗人无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3分)
2.①又,再一次。(1分)②愁苦叹息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1分)③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不如一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3分)
3. 内容上:表达对宦海艰险、羁旅漂泊、渐退暮的无尽感慨。(2分)结构上:①点明题目或呼应前文一将尽夜。(2分)②这样作结留有余味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分析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赏析
魏晋时期,晋武帝曾亲自参与整顿旧旅店,开设新旅店近畿辐凑,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让人宾至如归之感。南北朝时,出现一种新兴的旅馆邸店。它是供客商食宿、存货和交易的场所。其时,洛阳还开设有四夷馆招待四邻各国的贡使和客商。隋朝建置的典客署,则用于招待西域各族和日本诸国的客商和使者。唐宋时期,客舍、客铺、客栈等都统称旅店,有官办和民办两种。唐太宗曾下诏令京城内为朝觐官员造邸第三百余所。其时,全国还有驿站一千六百三十九所。旅馆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戴叔伦有一首《除夜宿石头驿》写道: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将近夜,万里未归人,诗中就提到旅馆。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逢春,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10636.html
相关阅读:子夜歌?三更月 贺铸阅读附答案
李商隐《赠荷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夜行船 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阅读答案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