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浣
溪
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①
。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
沈郎: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此处是诗人自指。
(1
)这首词上阕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其用意是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最后一句“
此情惟有落花知”
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几重意思?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1)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画面:春日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天气初晴,衔泥新燕正软语呢喃(描述画面1分,画面特征1
分);以乐景写哀情(或“
以乐衬哀”“
反衬”“
先扬后抑”
)(手法1
分);面对如此良辰佳景作者却用沈约之典,说自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这与万物盎然形成反差,乐景、哀情相衬,愈见诗人的感伤(简析1分)。
(2).“
此情”
是指诗人孤独寂寞和思念故旧亲人的感情(1
分);第一重,这种情感无人理解,惟有落花能知,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第二重,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第三重,
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劝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惘。(每点1分)
【诗歌赏析】
这首词一说是李?的作品,见《李?李煜词补遗》。因明代所刊《类编草堂诗余》署为李?所作,故《补遗》误收。应据元刻本定为东坡词。它写的是春景,但作于何春天已无法确知。
“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底了。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便使读者更强烈地感到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这是何等笔力!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倘样于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
衔)
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吧?哪知紧接着一句却是“
沈郎多病不胜衣”
!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
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
由燕争泥可推知)
,天气是初睛,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
苏武传》,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如今连鸿雁也不捎个信来。鹧鸪啼声,俗谓似“
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
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
沙上”
、“
竹间”
,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
此情惟有落花知!”
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
韵外之致”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格外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
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
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
惟有”
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二、落花为什么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呢?岂不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么?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这样寻味下去,不就越思越深了么?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拭笔下,不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22838.html
相关阅读:《枫桥夜泊》阅读答案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说课稿:探析近四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特点及考
《中秋月 苏轼》阅读答案
《公子行》《农家》比较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