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阅读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姜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绿嶂,苦被北门③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120565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1.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

2.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提到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是将辛弃疾与之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弃疾,感伤于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认为南宋要收复失地,非辛弃疾莫属。

2.空,白白地,空自。(1分)是写眼前的秋烟中的征骑、寒汐中的船只依旧,复一空自来去,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3分。意思接近即可)作者借此在说朝廷需要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也希望辛弃疾能够独当一面、统率千军万马来抗击入侵者。(2分。答“感慨朝廷没有抗敌英雄”类给1分)

补充注释

1.次韵:用原作之调、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2.迷楼:楼名,隋炀帝建于扬州。与北固亭隔江相望。楼回环四合,工巧闳丽,自古无有。楼成之日,隋炀帝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3.很石:石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形如伏羊。相传孙权刘备曾经于石头上论事。罗隐诗:“紫髯桑盖两沉吟,很石空存事莫寻。”

4.人:指隋炀帝、孙权、刘备等人。

5.骑:一人一马。

6.篙:撑船的竹竿。汐:晚潮。

7.“使君”三句:是说辛弃疾喜欢田园生活,却苦于国事需要,镇守京口,不得遂愿隐居。使君:汉代对州郡的刺史的称呼,这里指辛弃疾。苍?绿嶂:苍翠碧绿的山峦。?:同“崖”。北门:指南宋北疆门户京口。《旧唐书?裴度传》载,开成二,裴度以本官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皇帝遣使宣旨曰:“卿虽多病,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

8.“尊中酒”二句:《世说新语?捷悟》注引《南徐州记》载,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饮,箕了用,兵可使。”尊:酒器。差:略微。

9.前身诸葛:以诸葛亮比辛弃疾。

10.酬:酬答,报谢。三顾:指刘备的三顾茅庐。

11.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12.皋:水边高地。隐隐:隐约不清晰。

13.征西: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回到金陵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

14.中原:这里指沦陷的北方地区。生聚:繁衍人口,积聚物力。

15.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耆(qí)老:老人。耆:六十岁曰耆。

16.“南望”句:是说盼望北伐。长淮:淮河,是南宋时宋金对峙的前线。金鼓:军中用器。金:即金钲,用以收兵,鼓用以进攻。

17.“问当时”二句:《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路过金城,看见自己以前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之粗了,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56408.html

相关阅读: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阅读练习及答案
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张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滑稽列传(节选)阅读与答案
《农夫耕田》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