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燕
[唐]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注]贞元十六,李益曾客游扬州,见到当隋炀帝的行宫遗迹,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将如字换成还字,表达效果更好。你同意这种改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的手法。诗歌通过隋宫燕之所见,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
(2)观点一:同意。将如字换成还字,使诗歌整体上拟人化,燕真正成为诗歌的主体,诗歌内容更显自然真切;且还与几度形成呼应,更突出了家国盛衰之慨。
观点二:不同意。如字说明伤旧国春的其实是诗人,而非燕。而燕其实也是诗人所见景物之一。因此,诗歌的抒情主体还是诗人,诗人的情感蕴含在每句诗句中。(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注释
隋宫:指汴水边隋炀帝的行宫,当时已荒废。
旧国:指隋朝。
旋落:很快飘落。旋落一作为一落。
一闭风光:指隋亡后,行宫关闭。
参考译文
燕语呢喃声声,好似在伤感旧日的朝庭之春,官花寂寞开放,凋落后旋即化作泥尘。
自从国亡之后,关闭了这风光绮丽的官庭,燕子啊,几个度飞来都见不到人。
赏析
《隋宫燕》是由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贞元十六(800),作者李益曾客游扬州,见到当炀帝的行宫遗迹,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这首诗的一、二句用倒装手法写燕子倾诉的画面。三、四句是从燕子的角度来着笔写隋朝灭亡后隋宫的冷清与萧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叹息及对隋王朝的衰亡之感。这首诗移情于物(燕子),构思巧妙
这首诗就借燕子咏古表达出诗人刘禹锡极其深沉的感慨。作者李益的这首《隋宫燕》也是怀古的诗作。春天复春天,燕子归,寻找那旧时的家园;但是,昔日景象已经荡然无存,隋炀帝的行宫早就被废弃了,只见宫花零落化为尘土,四处无人一片寂寥。那燕语仿佛就在批评统治者的荒淫误国、骄奢害民,因而自取灭亡;又仿佛在告诫读者吸取历史的教训,毋忘前车之鉴
这首诗作者李益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南国的春天,气候温暖,春光明媚,食物很多,所以春天一来,燕子也就归来。双双对对,在春光中翩翩飞舞,欢乐歌唱。可是,在诗人笔下的燕子,却是呢呢喃喃地悲啼,似乎在感伤那隋宫逝去了的芳春。原来这燕,不是普通的燕,而是隋宫燕。它们目睹过旧国,就是隋王朝兴盛时隋宫的繁华胜景,此时的双双低语。就像是在为逝去的旧国之春而感伤。这感伤是由眼前的情景所引起的,君不见宫花旋落已成尘,如今春来隋宫只有那不解事的宫花依旧盛开,然而也转眼就凋谢了,化为泥土,真是花开花落无人问。
隋宫的没落景象已不是一两,而是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此情此景,燕子尚且感伤至此,更何况人。笔致含蓄空灵,是深一层的写法。这首诗通过隋宫燕所见的一切,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抒发了诗人对隋王朝的衰亡之感。可是,天下没有如此多情善感、能伤旧国之春的燕子,况且小小燕子不可能跨越千古,见证了一场场历史的巨变。然而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它其实并不荒诞,因为它虚中有实,幻中见真。隋宫确曾有过热闹繁华的春天;而后一闭风光,蔓草萋萋;春到南国,燕子归来,相对呢哺如语;这些都是实。唯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武灌《感事》),尽管隋宫已经荒凉破败,隋宫燕却依然如期而至。燕子衔泥筑巢,所以那宫花凋落,旋成泥土,也能反映燕子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燕子要巢居在屋内,自然会留意巢居的屋子有没有人。这些都是真。作者李益就是通过如此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隋宫的衰飒和春燕归巢联系起来,把燕子的特征和活动化为具有思想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的境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更美、更新鲜、更富情韵的艺术享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59742.html
相关阅读: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阅读答案
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阅读答案及赏析
《桓帝初小麦童谣》阅读答案赏析
《山中雪后 郑燮》阅读附答案
《河渎神 张泌》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