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戴名世《一壶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一壶先生①传 (清)戴名世①一壶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尝往来登莱之间,爱劳山山水,辄居数载去。久之,复来,其踪迹皆不可得而知也。好饮酒,每行以酒壶自随,故人称之曰“一壶先生”。②知之者,饮以酒,留宿其家,间一读书,唏嘘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与即墨黄生、莱阳李生者善。两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然先生对此两生,每瞠目无语,辄曰:“行酒来,余与生痛饮。”两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外自放于酒。尝从容叩之,不答。③一日,李生乘马山行,望见桃花数十株盛开,临深溪,一人独坐树下。心度之曰:“其一壶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方提壶饮酒,下马与先生同饮,醉而别去。先生踪迹既无定,或久留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来。康熙二十一,去即墨久矣,忽又来,居一僧舍。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恍。问其所自来,不答。每夜中,放声哭,哭竟夜,阅数日,竟自缢死。④赞曰:“一壶先生,其殆补锅匠、雪庵和尚②之流亚欤!吾闻其虽行道,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气犹壮也。忽悲愤死,一瞑而万世不视,其故何哉?”李生曰:“先生卒时,垂七十。”【注释】①一壶先生:明末人,明亡后避世。 ②补锅匠、雪庵和尚:两人皆明末清初隐士。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佯狂自放( ②饮以酒( )③尝从容叩之( ④其殆补锅匠(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姓名 其一壶先生乎B.每行以酒壶自随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C.或久留之,乃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醉而别去 吾闻其虽行道,而酒酣大呼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间一读书,唏嘘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3分)(2)每夜中,放声哭,哭竟夜,阅数日,竟自缢死。(2分)20.给第③段画浪线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注。(2分)其 素 所 与往 来 者 视 之 见 其 容 貌 憔 悴 神 气 惝 恍。21.概括“一壶先生”的主要形象特点。(3分)

答案:

17.①自我放逸(自我放纵);②给……酒喝;③问;④大概。(4分)18.B(2分)19.(5分)(1)有时候一读书,(就)唏嘘流泪而停下,常常不能读完。(3分。得分点:“间”“涕”“竟”)(2)每到晚上,他(一壶先生)放声痛哭,整夜哭泣,过了几天,最终自缢而死。(2分。得分点:省略、“阅”。)20.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恍。(2分)21.好饮酒 ;爱好山水;忠于明朝(爱国)。(3分)译文:有个一壶先生的,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头戴扎角布巾,装着狂傲自放的样子。经常来往于登莱一带,喜欢崂山的山水,经常一住就是几才离开。好长时间后才再次到来,他的踪迹人们都不知道。他喜欢喝酒,每次出行都带着酒壶,所以人们都称他为“一壶先生”。
知道他的人,拿酒请他喝,让他留宿。读书的时候,到哀声哭泣为止,往往不能整日读下来。和即墨黄生,莱阳李生关系好。2人知道他不同寻常,都尊敬侍奉他。有时留宿在他家,有时请他到家里。
知道他的人,常拿酒给他喝,将他留下睡觉.每读书时,哀声哭泣的停下来,往往不能整日读书.和即墨的黄生、莱阳的李生关系比较好。这两人知道他是不同寻常的人,都尊敬地侍奉他。有时候在先生家留宿,有时请先生到他家。但是先生对这2个人,每到对视无言语时,就说:拿酒来,我和你们痛快的喝酒”。而他们2人在心总度量,觉得不能与先生平起平坐,就另外给自己置了酒。曾经向他拜师,不答应。一天,李生坐马上山,望见有十几株桃花盛开 ,在溪水边有一个人独自坐在树下。心想是一壶先生吗。到了那边,果然是他。于是提壶喝酒,下马与先生痛快地喝。醉了后就分别了。先生来去无踪,有人久留他后才走,不知道去了哪里。过了不会又回来。康熙21,离开即墨很久了,忽然又回来了。住在一个僧房中。以前与他来往的人去看他,他的容貌憔悴,精神恍惚,问他从那里回来,不回答。每晚,放声大哭,一哭就是一夜,竟然自杀了。有人赞美他“我听说他虽然施行道义,但是喝酒到醉,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他的气魄还是伟大的,忽然悲愤而死,一闭眼却看不见世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生说:先生死时,70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81602.html

相关阅读:刘禹锡《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阅读练习及答案
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愈《与崔群书》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六韬?武王问太公曰》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