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⑵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⑶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试题】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请你谈谈这首诗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4)、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答:清雅指清新雅致。(1分)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体现了清;(2分)诗人一早起来,欣赏湖上美景,并由景生情,体现文人之雅。(1分)
(4)、答:诗人渴望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表现了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之情。(2分)但 安得学野凫又可看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1分)(泛泛:荡漾的样子。景:影。)
【译文】
出了城郭之时,正值破晓,天色微明。站在湖边,平静的湖面令我心绪宁静。水面泛起了清凉的薄雾,渐渐弥漫长空。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慢慢地我望见了那轮绚烂的朝阳初升,金色的晨曦中,只见三三两两的小舟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我怎能学得野鸭一般,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去追逐远方清朗的光影呢?
【译文二】
出城天色刚破晓微明,站立水边让我心意稍微宁静。水面泛起的薄雾弥漫开来仿佛与天相连。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一会儿过后晨日初起,远处三三两两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够学得野鸭一般,能去追逐那远方的清影呢。
【作者介绍】
厉鹗(1692─1752)清代诗人。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人。公元1720(康熙五十九)考中举人,但未能考中进士。公元1736(乾隆元)参加博学鸿词考试,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推祟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与杭世骏齐名。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著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鉴赏】
《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
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84771.html
相关阅读:海上吊吴野人墓 阅读答案附赏析
时彦《青门饮-寄宠人》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欧阳修《田家》与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
[越调] 小桃红[越调] 平湖乐对比阅读附答案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桃夭》(诗经)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