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纳兰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阅读练习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宿乌龙江①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一(1682)春夏随康熙出巡所作。乌龙江,即松花江。
  
  1.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2.此词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远离故乡、亲人的孤独感。词人远离故乡,身处飞雪连天的乌龙江畔,独对一轮冷月,内心感到寂寞孤独。
  
  ②对亲人(妻子、爱人)的思念、对离别的感伤。“料得香闺香正彻”,词人想象家乡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妻子的房间定然花团锦簇,芳香四溢,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③对亲人团聚的期盼。词人盼望着回去相见的那一天,和亲人在西窗剪烛,细说今日的离别之苦。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2.)①空间上的对比:将乌龙江畔的连天雪与家乡闺房的温暖、熏香四溢进行对比,突出处境的孤独和对故乡、亲人(爱人)的思念。
  
  ②时间上的对比(反衬):通过想象未来团聚时“剪烛西窗、细把而今说”的温馨情景,反衬出“而今”的孤独、别离的痛苦、对亲人的思念、对相逢的渴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492442.html

相关阅读:李好古《谒金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级下册《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许浑《旅夜怀远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淑自厉》阅读理解及答案
嵇曾筠《明生员傅先生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