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读《孟尝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读《孟尝君传》
  
  赵炳庭
  
  读《孟尝君传》①
  
  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王安石是北宋的名相,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要求改革吏治、实行变法。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斗争,确保“新法”的颁布实施,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文造诣也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伤仲永》,情理兼具;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文学上的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等。
  
  此文段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
  
  ②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泰国。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
  
  ③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
  
  ④擅齐之强:擅,拥有。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
  
  【译文】
  
  世人都认为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难道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成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思想内容】
  
  作为“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他更注重“文以载道”,用诗文反映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本文更是池水兴波,寄寓深远。表面上看来,作者是议论孟尝君养士,实际上是论国君的用人。正面辩论的是孟尝君得士与否,寄予的却是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才任用的思考:定国安邦要用真正的士,非鸡鸣狗盗之徒。
  
  【艺术特色】
  
  本文首先摆出世人都认可的定论“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突兀一峰,造成极难攻破的印象,然后加以驳斥。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然后笔锋一转,用“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并没有真正得士。一语道破,论点鲜明,理直气壮,力透纸背。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归附他的人根本就不会是什么治国安邦的贤才。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接着推进,加以论证:“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从反面驳斥“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一论据。反问句语气强烈,不容辩驳。最后再转绾结,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了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全文精于接转构思,仅用90字就完成了立论、论证、结论的全过程,构思之妙,接转之自如,不能不令人叹服。
  
  【阅读测试】
  
  1.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
  
  2.作者把孟尝君门下的“士人”称作什么?
  
  3.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
  
  4.“士之所以不至”的原因是什么?
  
  5.王安石驳斥世人观念的根据是什么?
  
  6.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说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说法?
  
  【参考答案】
  
  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2.鸡鸣狗盗。3.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4.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5.王安石认为:①鸡鸣狗盗不能算作士。②依靠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就可以制服秦国。6.A.王安石对战国时士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史记》中负贩、屠狗、引车、卖浆者皆起过士作用。侯嬴、毛遂、毛公、薛公都出身微贱也都是士。B.得一士可“南面而制秦”无根据,齐国得士也未必能制服秦国。
  
  (作者单位:宁夏西吉县一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04511.html

相关阅读:杜甫《春望》阅读理解及答案
《晋书?王徽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阅读练
《宋史?周敦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