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采石矶
吴伟业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在,落日吊开平。
[注]飞将,为飞将军李广的省称。《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李广英勇善战,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后因以“飞将军”指矫健敏捷的将领。这里指的是明将常遇春。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1672)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吴伟业诗今存1000多首,他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颇能概括其特色及前后变化。他的诗歌多写哀时伤事的题材,富有时代感。他的近体诗中的佳作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杂感>、《扬州》、《读史杂感》、《怀古兼吊侯朝宗》等。其中《扬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更为出色,音节极佳,情韵悠然,其中如《圆圆曲》讽刺吴三桂降清;《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写田妃、公主的身世遭遇;《楚两生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写艺人的飘零沦落;《临江参军行》颂扬抗清将领;《松山哀》讽刺洪承畴降清,内容深婉,有“诗史”之称。他还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之作,如《直溪吏》、《临顿儿》、《堇山儿》、《马草行》、《捉船行》等。不过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也有用典过多的缺点。
吴伟业词作不多,但传诵颇广。陈廷焯评论说:“吴梅村词,虽非专长,然其高处,有令人不可捉摸者,此亦身世之感使然。”又说:“梅村高者,有与老坡神似处。”《白雨斋词话》)其风格与诗近似,清丽哀婉。如〕《满江红·蒜山怀古》,咏镇江府事,声情悲壮;《贺新郎·病中有感》,自怨自艾,悲感万端,感人至深。
吴伟业著作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馀》、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等。
“江左三大家”清初有影响的诗人,史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而真正有资格与“才名满天下”(钱泳《履园丛话》)的诗坛领袖钱谦益并列的,只有吴伟业。钱氏尊宋,吴氏学唐,此后清代的各种诗派,大抵不出这二人的门户,足见二人对清代诗歌影响之深远。
钱谦益极口赞誉吴伟业的诗才,曾用“以锦绣为肝肠,以珠玉为咳唾”(《梅村诗集》钱谦益序)来形容吴伟业诗歌之风华绮丽。康熙帝亲制御诗《题〈吴梅村集〉》:“梅村一卷足风流,往复搜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裁成蜀锦应惭丽,细比春蚕好更抽。寒夜短檠相对处,几多诗兴为君收。”对吴伟业诗歌给予恰当中肯的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吴伟业诗歌在有清一代的地位。
1.这是一首吊古之作,可是诗人在诗的前两句用来写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诗人运用的又是那些手法?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此诗的前两句重在写景,写采石矶两岸山之高峻和水流的湍急,一句话,突出了环境的险恶,用以映衬英雄行为的难能可贵,在险山恶水的背景下愈加显出英雄形象的光辉。
2.诗人在写景时主要运用的手法是夸张,“千寻险”,极写山之高峻与险恶;“一矢争”,极写水之湍急,几乎可与飞箭比快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14554.html
相关阅读:《宋史?张方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刘大?《张复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若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人教版八级下册《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套)
《宋书?孔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