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阅读练习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5.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之。(6分)
  
  参考答案
  
  1.这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2分)所做的铺垫(1分)。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2分)作铺垫(1分)。
  
  2.衬托(1分),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2分)。(答对比酌情给分)
  
  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2分);半生漂泊,羁旅异地的悲愁(1分)。
  
  4.通过描绘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分),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3分)
  
  5.①人在羁旅的寂寞思乡之情,②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③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每点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24267.html

相关阅读:《明史?牟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韩世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南史?何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醉翁亭记》及答案
《旧唐书?杜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