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
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
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8.
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
分)
9.
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
枕簟凉生”“
凉”
的原因。(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
【 答案】①
用典(1
分)“
客身”
句化用李煜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
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 “
新亭”
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2
分)②
融情于景(1
分)“
井桐一叶做秋声”
,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
月淡潮平”
,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
反衬”
,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
分)(1
分)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把握表达技巧。首先务必让学生熟悉所有的表达技巧。如何判断,不妨从理解诗人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而诗中写了什么入手。诗人要写什么,包括要写什么景,什么物,什么人,要表达什么情感。诗中写了什么则是理解诗中具体写了什么。如诗人要表现环境的寂静,却写了声音,就是以动衬静;诗人要写荷花,却写周围的环境,是用环境烘托。
9.
【 答案】①
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
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
家国沦亡的悲凉。
【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鉴赏评价D
。
分析诗歌情感,有注释“
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
可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全词的情感基调。(每点2
分)(分析时结合全词)把握思想情感。一定要注意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可从理解诗中写了什么(人、事、物,即题材)入手。诗中写了什么,涉及哪些对象,这些对象大都是情感的指向,除此之外,几乎每一首诗都有诗人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都有指向诗人自己。如写战争,战争涉及到发动战争者,百姓,国家。对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国家的忧虑,对战争发动者的憎恨,这些都是可能的情感。如写送别,涉及友人和自己。写离别之时,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写友人离别之后的美好生活,是对友人的祝福;写友人离别后旅途的艰难,是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而其中又可能包含诗人向往或对自己的感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52932.html
相关阅读:《听筝》阅读答案
《点绛唇 醉漾轻舟》阅读答案
《回乡偶书 贺知章》阅读鉴赏及答案
杨炯《从军行》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古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