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
林下泉声静自来”
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4
分)
(2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
、(1
)①反衬(以动写静,有声衬无声)(1
分);②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
,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触景生情,折射人生哲理,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
.
(1.5
分)③抒发作者对静谧、幽静及超然淡泊的情怀。(考查表达技巧)
(2
)①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
分)的意境,②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淙淙的泉声及系列画面,处处写景,处处显情,
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
(1.5
分)③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
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1.5
分)(考查诗歌意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75030.html
相关阅读:高考语文(山东卷)古诗阅读《山寺夜起》(江?)
杜牧《赤壁》导学赏析及精选(附答案)
《度大庾岭 朱彝尊》阅读答案及评分细则
高骈《山亭夏日》李商隐《日射》对比阅读答案
《春日耕者 苏辙》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