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⑴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
分)
【答案】乘兴而往——
怅惘不遇——
欣赏叹慕
【解析】“
九日驱驰”
是欣然前往的,“
寻君不遇又空还”
是怅恼的,友人“
诗思清人骨”
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评点】关于情感变化的题型,江苏已经命制几次了,最为典型的是2009
命制的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中的一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如此题型,应给予学生好好地训练。
⑵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隐者”
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
分)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
城郭休过识者稀”
,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
哀猿啼处”
,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
猿啼”
;(此句有点深)“
柴扉”
,是言他家居简陋;“
渔樵路”
,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
日暮归来雨满衣”
,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评点】此题亦是好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信息的捕捉能力,如果连这点能力尚且缺乏,那就无甚言语了。
⑶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
分)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评点】此题亦好,不刁钻,应适合考生的口味。
【总评】两首小诗,比较出题,各有特点,既开拓考生视野,又检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当不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578394.html
相关阅读:《【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阅读答案
《送客归京》《东城送客马上》阅读答案及鉴赏
《杨柳枝词(白居易)》《杨花(吴融)》比较阅读及答案
《粤秀峰晚望 (谭敬昭) 》阅读答案
《潘司马别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