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河旱/章檄城隍神/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毋虐民/神血食兹土/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檄焚/雨大注
B.两河旱/章檄城隍神/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毋虐民/神血食兹土/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檄焚/雨大注
C.两河旱/章檄城隍神/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毋虐民/神血食兹土/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檄焚/雨大注
D.两河旱/章檄城隍神/御史受钱或戕害人/神殛御史/毋虐民/神血食兹土/不能请上帝苏一方/当奏天子易尔位/檄焚/雨大注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祖帐”是指在道旁设帐饯行。“祖”意为“临行祭路神”,后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B.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隋唐列为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管理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C.丁忧是指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必须辞官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忧”又有“内外忧”,其中“内忧”指的是父亲去世。
D.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文中的“忠烈”就是一个褒扬型的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章很有胆略,巡按西北时,面对贼寇造反,他判断这只是贫寇索要食物,于是骑着马进入贼寇的营中,迅速平定了贼寇。
B.王章和任浚、涂必泓、李嗣京四个人想要上疏奏事,但是怕获罪,于是就以李士淳的名义上奏,这种做法引起了李士淳的不满。
C.王章视察军队,先喜后悲,军队战斗力很差,而且欠发军饷半年,王章多次上报朝廷请求饷银,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
D.王章精忠报国,在国家灭亡的最后时刻,与光时亨一起寻找皇上。在失手被擒之后,他大骂贼寇,至死不止,与贪生怕死、跪地求饶的光时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治诸暨有声。甫半岁,以才调鄞县。诸暨民与鄞民争挽章,至相哗。(5分)
(2)三月初登陴,阅十日始一还邸,栉沐易新衣冠。家人大骇,章不应。(5分)
参考答案
4.D 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5.C C项,“其中‘内忧’指的是父亲去世”有误;“内忧”指的是母亲去世。
6.B B项,不是以李士淳的名义,而是把他的名字放在首位。
7.(1)(王章)治理诸暨很有名声,刚刚半年,就因为有才能被调到了鄞县,诸暨的人民和鄞县的人民抢着挽留王章,以至于相互争吵起来。(“有声”“甫”“哗”各1分,大意2分)
(2)、(王章)三月初登上城墙,视察十天才回一次家,(他)梳发沐浴换了新衣,家人非常惊骇,王章没有回应。(“陴”“始”“栉沐”各1分,大意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634981.html
相关阅读:《河传?秋雨》阅读答案及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2篇)
“羁旅诗”阅读赏析指导
王大绩高考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新题赏析
《阙题 (唐) 刘慎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