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迎丧而葬之
C.假赤幢、曲盖、鼓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思路点拨】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这些实词,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包括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C.与谈宴而遣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D
【思路点拨】近几年来,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题目。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学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以下15--16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A.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B.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C.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
D.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C
【思路点拨】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辅助。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略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
16. ①昔者先王掩骼埋?,仁流朽骨
A. 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
B. 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枯骨 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
C. 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
D. 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B
【思路点拨】一般来说,高考要求我们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难度大,都难以理解,往往是只有两三个词语难度较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句子其实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这些关键词语多为多义词、活用词以及古今异义词等。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
①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④会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A
【思路点拨】“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帝司马昭在向雄为钟会收殓安葬后责备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没有过错。”
B.武帝曾下令让向雄与刘毅恢复君臣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访他,说:“我们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怎么样?”
C.齐王打算回到封国时,向雄曾向天子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能不考虑。”
D.对于向雄的进谏,天子并没有采纳。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径自出宫,后因愤懑而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
【思路点拨】做好这类题,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巧提要素。这类题一般考查故事的叙述要素,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有明确选项中叙事要素的习惯。②细读语境。细读原文,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委等叙事要素。③认真比对。认真比对题目选项与原文的异同,进而做出选择。
【参考译文】
泰始年间(265--274),累官任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275)入朝为御史中丞,迁为侍中,又出朝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286),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天子进谏道:“ 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天子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就自己离开了宫殿,后来因愤懑而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722537.html
相关阅读:《余干旅舍》阅读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阅读答案
《酒楼秋望》阅读答案
《[双调]水仙子 杨朝英》阅读答案
高考古诗定向训练: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