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爱国诗人林则徐略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人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村老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至一品。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今人重辑有《林则徐全集》、《林则徐诗集》。林则徐经世之才,以余事为诗,虽不必与诗人争一席之地,但其诗又非寻常诗人所及,在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文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林则徐诗现存653首,以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为界我们把他的诗分为前后二期。

  林则徐早期诗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托物言志诗,二是纪游诗,三是酬答唱和诗及题画、题诗册诗。托物言志,林则徐的《驿马行》和《病马行》是较有名的。前诗写驿马当初不乏“飒爽姿”,只是终日“邮传长奔驰”才弄到“骨立皮干死灰色”的地步,结云:“君不见,太行神骥盐车驱,立仗无声三品刍。”神骥在太行山上拉盐车,白汗交流;而平庸马匹却列于宫外作天子仪仗,享用“三品刍”,作品有力鞭挞了当时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对那些受压抑受摧残的人士表示同情。对于一些有才干的人,往往是死后才看到他们的价值,作者愤恨地指出:“千金一骨死乃知,生前谁解怜神骏。不令鏖战临沙场,长年驿路疲风霜。早知局促颠连有一死,恨不突陈冲锋裹血创”(《病马行》)。莫友棠曾指出,《驿马行》等诗是“因题抒写胸臆”(《屏麓草堂诗话》卷二),是很对的。

  《驿马行》

  纪游诗中,像《汤阴谒岳忠武祠》、《荥泽渡河二十四韵》等,也是“因题抒写胸臆”的。嘉庆二十四年,林则徐往云南经过贵州,途中所作《镇远道中》、《鱼梁江》、《老鹰崖》中二联云:“平芜洒血呼难下,华岳留尖见亦秋。老树枝疑森铁爪,彩霞光欲闪金眸。”《即目》中二联云:“不知身与诸天接,但觉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拒千峰雨,斜阳先放一峰晴。”《安平》上半云:“豁开原野少崔巍,暂脱重山若脱围,历险始知平地好,骤寒翻讶早秋非。”林则徐卓然称大家,固然主要是由后期诸多忧虑国家之诗所决定的,但早期这些作品也是林则徐诗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林则徐早岁入翰林,与同僚有定期文课、诗课之组织。其间所作《秋雪》四首,就是当时诗课所作, 作者原注:“时重阳后二日,集刘眉生同年斯嵋斋中,入夜得雪,同人拈此题分作,得七律。”潘焕龙《卧园诗话》、缪焕章《云樵外史诗话》全加以称引,于榕章《紫荆山馆诗话存稿》更云:“《秋雪》诗尤刻画维妙维肖,绝作也。”论林则徐的诗,把主要精力放在后期,是无可指责的;林则徐后期诗较前期为优,成就突出,这除了时局的变化,他本人思想和经历的变化外,似还应指出,如果没有前期的积累,如果前期诗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准,后期的作品要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可能就要受到限制。所以对林则徐前期创作的研究分析也并非没有必要。除了例行的文课、诗课,林则徐在北京还与宋诗提倡者程恩泽等参加了“宣南诗社”。朱绶《宣南诗会图记》云:“宣南,宣武坊也。”林则徐作有《潘功甫舍人曾沂<宣南诗社图卷>》诗,云:“偶随追陪饮文字,敢擅风骚附述作。”应该承认,诗社是京城士大夫消闲遣兴、诗酒酬酢的集会,但诗人们在诗会中诗艺得到提高也是可能的。

  宣南诗社群雕

  在前期作品中,林则徐与闽人酬唱赠答的比较多,属于其前辈的有陈登龙、叶申芗、陈寿祺、陈若霖;同辈的有梁章钜、张际亮、杨庆琛、伊念曾、李彦章等。这些人都是嘉道间福建著名的学者或诗人。林则徐有一首《郑少谷先生诗册,为陈望坡中丞题》,表现了作者对明代中叶闽派代表诗人之一郑善夫的崇敬心情:“先生忧时抒孤愤,抗疏拜杖披天阍。迟清归来见初志,行吟兰芷搴荃荪。草堂瓣香有真髓,黄河冰色非知言。细律靡以硬语掩,岂直感事声为吞。”我们知道,林则徐夫人郑氏,是郑善夫九世孙郑大谟之女,亦能诗。林则徐似有对郑善夫偏爱之嫌,但是他又同提倡宋诗的程恩泽有交往唱酬,亦可见其早期学诗于各派并不偏废。林则徐又与大兴翁方纲(《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九称翁方纲原籍莆田)唱酬,作《题新安曹相国师<花洲饯别图>和苏斋先生韵》二首(苏斋为方纲之号)。翁方纲为肌理说的倡导者,著有《石洲诗话》。梁章钜于嘉庆间曾延请翁到福州,梁章钜与李彦章同为翁方纲门生,而林则徐当日与梁、李过往甚密,林则徐诗与翁方纲多少也有渊源关系,只是不十分明显罢了。

  虎门销烟浮雕

  如果说林则徐早期的诗还比较注重艺术形式,如使事稳切, 对仗工整,体现出一种博雅风格的话,那么鸦片战争时期在广东和遣戍伊犁后所作,则多郁勃苍凉之气。林则徐莅广东后即着手查禁鸦片。道光十九年(1839)四、五月间(公历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237万余斤在虎门海滩上销毁,表示了反抗侵略的决心,一洗中国人民多年来蒙受的耻辱。林则徐又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积极备战,七月底,水师击翻英国入侵双桅飞船一艘。中秋,林则徐与邓、关饮于虎门沙角炮台,写下《中秋?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中有云:

  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炮声裂山杂鼓角,樯影蘸水扬旌游。楼船将军肃钤律,云台主帅精运筹。大宣皇威震四裔,彼服其罪吾乃柔。军中欢宴岂儿戏? 此际正复参机谋。行酒东台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莫疑秋暮酷于夏,晚凉会有风飕浏。少焉云敛金波流,夜潮汹涌抛珠球。涵空一白十万顷,净洗素练悬沧洲。三山倒影入海底,玉宇隐现开琼楼。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霓裳曲记大罗咏,广寒斧是前身修。试陟峰巅看霄汉,银河泻露洗我头。森森寒芒动星斗,光射龙穴龙为愁。蛮烟一扫海如镜,清风长此留炎州。

  这不是一次寻常的中秋赏月之宴,而是在特殊的时间(销毁鸦片和第一次击退英军兵船的挑衅)、特殊的地点(形势险要的虎门沙角炮台海面)的特殊聚会(借中秋赏月参机谋),作者对志同道合、坚决抵御侵略的邓、关十分赞赏,表达了必定能平靖海氛的必胜信念。诗中对十万顷空阔的海面的描写,及牛女、广寒、银河天界的想象,则表现出胸怀的宽广和精神的乐观。诗末有云:“今年此夕消百忧,明年此夕相对不?”则多少流露出对时局的担忧,因为朝廷中投降派还不在少数。这种担忧后来不幸变成事实,次年,林、邓被革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 关天培战死; 二十二年(1842),清廷同英国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林、邓也被遣戍伊犁。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初六日,林则徐自西安出发赴戍伊犁,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与家人道别,其二云: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因为是道别诗,所以诗中有些是劝慰的话,末联亦不乏幽默,以见作者深厚的涵养,而次联则语气坚定,表达献身国家,不避灾祸的信念。往后看,禁烟是有利国家,所以被遣戍没有什么可悔恨的;朝前看,遣戍伊犁固是死生难卜(时年已近六十),但只要有利国家,也在所不辞。林则徐本人很喜爱这两句诗,晚年常反复吟诵,成了自己的座右铭。郭则?《十朝诗束》卷十五评云:“迹其生平,无愧斯语。”今福州林文忠公祠,亦以此二语制为楹联,悬于碑亭。在赴伊犁途中所作的诗,作者始终不忘东南海防,并反复提醒人们注意侵略者得寸进尺的狼子野心:“我无长策靖蛮氛, 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程玉樵方伯德润饯余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次韵奉谢》二首其二)“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绝塞不辞远,中原吁可伤。”(《次韵姚春木》)“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子茂簿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四首其二)。

  林则徐在伊犁戍所,与同戍的邓廷桢颇多唱酬,相互鼓励。其间所作,有不少是描写塞外风光之作,风格苍凉雄浑。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则徐离开伊犁,先后又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亦留下不少诗篇。在云贵总督任上所作《舆纤》,结云:“不为丝绳标正直,此身谁致万峰头。”莫友棠《屏麓草堂诗话》卷二也认为是“因题抒写胸臆”之句。

  道光三十年(1850),林则徐告老回原籍福州,这时他已经六十五、六岁了。林则徐仍心系海防,亲到闽江口察看形势,并写下《五虎门观海》一诗:

  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

  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

  唇亡恐齿寒,闽安孰保障?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三云:“吾闽之五虎门,天险者也。天险则其势可踞,险者何? 非两岸之高山,亦非海底之碴礁石。所谓天险者,盖以潮信一日一汐,潮退则搁阂不行。”五虎门等重地, “至琅岐十三乡,南连长乐,北界连江,西望闽安,北控大海,其地皆有险可踞。”林则徐认为,福州已辟为通商口岸,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责派“上将”守卫五虎门。唇亡齿寒,五虎门一失,城内哪里会有保障!所以林昌彝评云:“此诗可谓深晓形势。”

  林则徐诗有根抵,兼工诸体。七古《题海上钓鳌图》“鸿篇钜制,直逼古人”(戴文选《吟林缀语》) ;七古《驿马行》、《舆人行》、五古《海宁朱贞女频伽礼佛图》,艺术上都有很高造诣。其中以七律最优,用事对仗均无可挑剔,《出嘉峪关感赋》四首,“风格高壮,音调凄清,读之令人唾壶击碎”(《射鹰楼诗话》卷一)。怀霜总评其诗云:“公资禀岸异,夙敦气节。所为诗文,闳中肆外,气盛言宜,酷肖其人。”徐世昌《晚晴?诗汇》卷一百二十五评云:“缘情赋物,靡不裁量精到,中边俱澈,卓识闳论,亦时流其间。非寻常诗人所及。谪戍后作,尤徘恻深厚,有忧国之心;而无怨诽之迹。”均为中肯之评。

  《林则徐诗集?诗余》存其词十二首,其中有一半作于广东禁烟之后,《高阳台?和?筠前辈韵》云: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损万缗钱。

  春雷?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迥舷。

  词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销毁鸦片之后,系和邓廷桢。上片指出鸦片输入中国后的危害,下片抒写禁烟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蔑视。疏快高朗,较原唱为胜。作者又有《月华清?和邓?筠尚书<沙角眺月> 原韵》写作时间约在《中秋?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前后,也与禁烟有关。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六卷二评林则徐词云: “公因不必以词见,而其词则与嘉、道间诸大老可以并驾齐驱。”也就是说,林则徐词在嘉、道间亦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家。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第一个重要的爱国政治家;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林则徐也不愧是重要的爱国诗人、词家之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ci/shiren/414557.html

相关阅读:席慕蓉的经典诗句
杨嗣复
徐陵
张柬之
于伯渊


  • 上一篇:李渤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