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如果我有一天当上管治春季的青帝,要让菊花和桃花一同开放。
[出自] 黄巢 《题菊花》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
题解:自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句出,文人墨客常借赞咏菊花之孤标傲世,表现自己的清高绝俗;而黄巢写菊花不落窠臼,别开生面,推出全新的境界。
飒飒:风声,多指秋风声。
犹言:他年我若当上皇帝,定将改天换地。
青帝:春神,掌管百花之神。《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译文
秋风飒飒吹落满院菊花,花蕊因天寒已缺少香味,也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那一年我如果做了司花的神仙,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
唐朝未年黄巢写了首《题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在这诗句中,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掌管春天的仙神,可以使菊花与其他花都开在春天,不会受到冷落。唐乾符二年,黄巢跟着王仙芝起义。王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他死后,黄巢也称“冲天均平大将军”,想着能够均平富除恶邪。黄巢率军攻破唐王朝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时,秋毫无犯,是颇得人心的。据《旧唐书·黄巢传》所载:“既一朝有变,天下离心,巢之起也,人士从而附之”、“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这些记叙了黄巢军队同情和救济穷人情景。黄巢的大将尚让在安抚市民就指出,说黄王同李家皇帝的根本区别是一爱百姓,一害百姓。黄巢的部下路上争先恐后地向周围的穷苦人民抛送钱财。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1088345.html
相关阅读:“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关于梅花的古诗词
描写鸟的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
李白诗词
赞美春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