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灯破碎了
[英国]雪莱
当一盏灯破碎了,
它的光亮就灭于灰尘;
当天空的云散了,
彩虹的辉煌随即消隐。
要是琵琶断了弦,
优美的乐音归于沉寂;
要是嘴把话说完,
爱的韵味很快就忘记。
2
有如乐音和明光
必和琵琶与灯盏并存,
心灵弹不出歌唱
假如那精气已经消沉:
没有歌,只是哀悼,
像吹过一角荒墟的风,
像是哀号的波涛
为已死的水手敲丧钟。
3
两颗心一旦结合
爱情就离开精制的巢,
而那较弱的一个
必为它有过的所煎熬。
哦,爱情!你在哀吟
世事的无常,何以偏偏
要找最弱的心灵
作你的摇篮、居室、灵棺?
4
它以热情颠疲你,
有如风暴把飞鸦摇荡;
理智将会嘲笑你,
有如冬日天空的太阳。
你的巢穴的椽木将腐烂,
而当冷风吹到,
叶落了,你的华屋
就会把你暴露给嘲笑。
(查良铮译)
【赏析】
雪莱的大部分诗歌都在表达自己的哲学观念,这就是对人类爱和理性的关注,对二者结合而产生的力量的信仰,以及人类由此走向完美和最终进步的信心。《当一盏灯破碎了》处理的就是这样的主题。这首诗在结构上颇有“托物起兴”的意味,头两节完全是意象的描写,后两节才进入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搞笑语录。诗歌的第一节就引入了富于哲理意味的几组意象:灯——光明,云——彩虹,琵琶——乐音,话——爱的韵味,每组意象的前一种总是后一种的承载物,后一种意象依赖于前一种而存在。最后一组意象渐渐接近爱的主题:“要是嘴把话说完,/爱的韵味很快就忘记。”通过这种依赖和承载的关系,雪莱是想说两个个体理想的交流在建立起来的时候,心和爱的表达之间总有依赖和承载的关系。这里的“话”当然是用他们的嘴唇说话,但诗中原词用的是“accent”,原意指口音,指人与人之间有口音的差异,这种口音的差异暗示的是两个个体人之间的差异,而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在雪莱看来主要是“心”的差异。
第二节进一步解释了这几组意象间的关系。就像乐音、明光和琵琶、灯盏共存,歌唱依赖于心灵的状态,如果心灵“精气消沉”,歌声将变成哀悼。诗歌以渐近的方式慢慢地拉近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心之爱的主题。第三节将前面每组意象的依赖和承载关系最终聚集到“爱”与“心”的关系。爱居住在巢里,是两颗心的交结,两颗心交结在一起的时候,爱就离开这小巢。爱只追随心的完美。爱所牵连的两颗心中“较弱的一个”,是指虚弱的心,雪莱假设个体人在自我表达和爱的方面有不同的程度和能力,虚弱的心不擅长表达爱。诗人认为爱要更仔细地养护。“要找最弱的心灵”作爱情的“摇篮、居室、灵棺”,诗人表达的是脆弱的心灵往往不堪爱情的承载时的情形。
第四节诗人描写的是心灵对爱的无法承负,心灵以热情“颠疲”爱情,使爱情就像风暴中的“飞鸦摇荡”,诗人用浅近却充满奇思的比喻将心灵与爱情之间的?葛以有形的意象形式表现出来,带给十分新颖的审美感受。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又引出了与爱有关的另一个主题——理智。在浪漫时代的诗歌中理智通常被赞誉为“光明的”,在雪莱的英文原诗中这里也是“brightreason”,雪莱这里运用了一个二分法式的表达,在后面一句“有如冬日天空的太阳”中又一次强调了理智的启蒙之光。诗人以诗意的表达,讲述了自己关于爱和理智之矛盾的看法:爱是浪漫的、美好的,却也有脆弱的一面,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它需要理性的审视。在表达这个意思的同时,雪莱可能也是在暗示爱也要依赖于一些东西,它也需要一些现实的支撑。诗歌接下来很自然地提到了爱的“华屋”,爱就像鸟一样,都要占据一个“巢”。“华屋”是一个想法,可能指爱倾向于有力量的心的承综观整首诗,诗人是在哀叹爱的脆弱,爱的脆弱源于心的脆弱,脆弱的心想要有所寄托。诗歌隐约表明了心与爱之间的相互依赖——没有爱,心不能变坚强,没有心,爱也无所用处。雪莱用巧妙的构思将不同的意象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同时又借助诗句的跳跃让意象之间保留一定的非连续性,从而创设了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给读者以不可把握的阅读感受,这不正是爱之于人的感受吗?雪莱的抒情诗因其在美、宏大和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超凡而显出永久的魅力,20世纪的评论家认为他的智慧和天赋是圣人才具有的,它产生了一个政治家、思想家才具有的影响力,这种诗风在《当一盏灯破碎了》中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俞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21262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