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的归宿
[法国]博纳富瓦
最后一只麋鹿消失在
树林,
沮丧的追随者的脚步
回响在沙地。
小屋里传出
杂沓的话语,
山岩上流淌着
薄暮的新醍。
恰如人们所料
麋鹿蓦地又逃走了,
我预感到追随你一整天
也是徒劳。
(葛雷译)
【赏析】
没有任何当代作品能像博纳富瓦的作品那样,更鲜明地显示出诗歌的真实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与我们那最有害、但却卓著高贵的本质作艰苦斗争而获得的:这本质即是那僵死的思想,自我陶醉的语言。《麋鹿的归宿》是一首高度抽象的诗,全诗共有三小节,每一个小节的意义相对独立,却又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首诗为勾画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描写森林中一只麋鹿迅速消失,而狩猎者疲惫的脚步声在沙地上回响;第二个场景是描写在山边小屋里,人们坐在桌前闲聊,屋外的山岩上流淌着清澈的溪流,夕阳西下时分,到处都迷漫着特殊的香气;第三个场景把前两个场景综合了一下,闲聊的人们已经预言了麋鹿的逃走、狩猎者的徒劳。
《麋鹿最后的归宿》和博纳富瓦一贯的诗歌风格有一定的距离,这首诗显得清纯而又意味深远,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思考融入淡雅的诗歌语言中,通过瞬间的场景来解释生存的意义。作者选取了几个灵动、温馨、闲适的意象,无论是迅疾的麋鹿、脚步的回声、杂沓的话语还是山岩的溪流,都显得富有动感和音乐色彩。但作为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博纳富瓦的这首诗也?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麋鹿象征着转瞬即逝的人类生命;狩猎者象征着人类渴望生命不死的企图;而那些杂沓的话语则象征着人类现实生活的琐屑、杂乱;清澈的溪流、酥油般的薄暮象征着远离人类现实生活的“诗歌”的世界。最后一小节基本上是诗人的结论,人类对永生的渴望是一种徒劳,生命总是会突然消失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在博纳富瓦看来,世界存在着一种抽象的、歌一般的和谐,在这里“所有尘世的碰撞和不安”都消失了;这碰撞和不安用一种虚假的诱惑剥夺我们那苦涩的真理,这真理就是我们那感情丰富而又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的死亡。为了不欺骗我们,为了让我们回到现实,诗歌,与整个传统相反(传统的观念是想使诗成为逃避时光的摧残、创造圣洁生活的工具),应该收容脆弱、腐败和内心废墟;而真正的诗歌应该“列出堕落者的名单”,以便指示出“真正的肉体”、“真正的场所”。博纳富瓦认为诗应该作为人与短暂相遇的见证,作为所有境遇的见证,在这些境遇中,爱情语录,静止的世界仿佛因为过于敏感的揭露而被撕碎了。他相信诗应该拒绝令人炫目的完美形式,以便“在普通的词句中暗示出感情世界的短暂”,诗歌改变我们的生活,用事物的晦暗而不安的“存在”代替了它那抽象、明确而稳定的概念,诗歌使我们回归到我们那迷惘而又乏味的境地。(杜绣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22842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