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旧唐书?王雄诞传原文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旧唐书?王雄诞传原文

王雄诞者,曹州济阴人。初,伏威之起也,用其计,屡有克获,署为骠骑将军。伏威后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后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疮堕马,雄诞负之,逃于葭芦中。伏威复招集余党,攻劫郡县,隋将来整又击破之,亡失余众。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勇决多力,负伏威而走,雄诞率麾下壮士十余人卫护。隋军追至,雄诞辄还御之,身被数枪,勇气弥厉,竟脱伏威。时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为大将军,雄诞为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击李子通于江都,使雄诞与棱为副,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乘胜追之,却为子通所破,军士皆坚壁不敢出。雄诞谓公?曰:"子通军无营垒,且狃于初胜而不设备,若击之,必克。"公?不从。雄诞以其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击之,因顺风纵火,子通大败,走渡太湖,复破沈法兴,居其地。高祖闻伏威据有吴、楚,遣使谕之。雄诞率众讨之,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雄诞遣其部将陈当率千余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则缚炬火于树上,布满山泽间。子通大惧,烧营而走,保于杭州。雄诞追击败之,擒子通于阵,送于京师。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雄诞回军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间,率羸弱数千人当之,战才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苏州贼帅闻人遂安据昆山县而无所属,伏威又命雄诞攻之。雄诞以昆山险隘,难以力胜,遂单骑诣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安感悦,率诸将出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伏威之入朝也,留辅公?镇江南,而兵马属于雄诞。公?将为逆,夺其兵,拘之别室,遣西门君仪谕以反计,雄诞曰:"当今方太平,吴王又在京辇,国家威灵,无远不被,公何得为族灭事耶!雄诞有死而已,不敢闻命。"公?知不可屈,遂缢杀之。雄诞善抚恤将士,皆得其死力,每破城镇,约勒部下,丝毫无犯,故死之日,江南士庶莫不为之流涕。高祖嘉其节,命其子果袭封宜春郡公。太宗即位,追赠左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

果,垂拱初官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

旧唐书?王雄诞传翻译

王雄诞是曹州济阴县人。少时强健果敢,膂力过人。杜伏威起兵后,采用其计,出战多胜,署其官职为骠骑将军。

起初,伏威渡过淮河与李子通合兵,后来子通畏忌其才,派出骑兵袭击,伏威身受重伤坠落马下,雄诞背着他逃匿于芦苇泽中,收集散亡士卒,又被隋将来整所败,其众再次溃散。伏威部将西门君仪之妻王氏勇武多力,背着伏威逃走,雄诞率领其部下壮士十余人随从护卫。追兵赶到,雄诞返身拒战,身上多处受伤,然而勇气百倍,竟使伏威逃免此难。因阚棱年长于雄诞,以故军中称阚棱为大将军,称雄诞为小将军。

后来伏威命令辅公礻石攻击李子通,派雄诞与阚棱为副手,交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礻石乘胜追击,却反为子通所败,军士全都坚守壁垒而不敢出战。雄诞说“:子通因胜而骄,其军又无营垒,如急击其众,必能战胜。”公礻石不接受他的提议。雄诞便自率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往,顺风放火,子通大败而逃,渡过太湖而去。武德四年(62),雄诞与子通战于苏州,将其击退。子通率精兵防守独松岭,雄诞派其部将陈当率兵千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里缚扎炬火于树上,遍布山泽之间。子通恐惧,烧营而逃,退保余杭,雄诞将他追擒。

歙州贼寇汪华占据该郡称王将近十年,雄诞还军攻讨。汪华率劲甲出新安洞口拒战,雄诞伏兵于山谷之间,而率弱卒数千人与之交锋,交战不久就退守本营。汪华前来攻打,壁中士卒拼死奋战,久攻不下。天晚还军时,雄诞伏兵已占据洞口,不能返归,窘急无奈,只好自缚请降。苏州贼寇闻人遂安占据昆山县,而无所归属,伏威派遣雄诞往讨。雄诞认为昆山地险而防守完备,攻打必费时日,便单骑前往城下,陈说国家威灵,开导晓谕祸福,遂安随即出降。雄诞因前后战功授职歙州总管,封为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时,将兵权交付雄诞。辅公礻石将要反叛朝廷,顾虑雄诞异己,便纵其反间,扬言得到伏威的指示,责备雄诞怀有二心。雄诞素来率直,信其谎言,便称病卧床休养。公礻石趁机夺其兵权,派遣西门君仪谕以反叛朝廷之计,雄诞这才后悔,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说道“:方今天下太平,大王留在京师,应当谨守藩服,为何要干这种灭族之事呢?雄诞虽死,不敢从命!”公礻石便缢杀了他。

雄诞为人仁爱,善抚士卒,能得部下死力,每逢攻破城堡,都能约束部下,秋毫无犯。因此被害之日,江南士民无不为之流涕。高祖嘉奖其忠节,命其子世果承袭宜春郡公的封爵。太宗即位后,下诏赠予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为忠。

世果在垂拱初年,任官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441300.html

相关阅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后汉书?列传?逸民列传原文及翻译
公孙弘使秦原文翻译 读后感
五次钟声_诗歌鉴赏
梅尧臣《悼亡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