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朝诗人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涛,举目眺岖?。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恒,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赏析
全可分为三个档次。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后悔自己既不能像暗藏的虬那样坦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破业。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
前八句为第一层,重要写官场潦倒后的不满与当时抵触的处境。魏晋南朝时期权利奋斗剧烈,仕途风波险恶,因而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窘境。诗一开头即由此下笔:“潜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涯,“飞鸿”一句喻奋进高飞、申明动世的境界;下面两句说无论前者仍是后者,本人都不能做到,深感惭傀。四句中,第三句紧接第二句,第四句远承第一句,诗意连贯而有变更。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方写出自己的困境,但为何会这样,并未交代明白,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实。“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惠于众人,与“飞鸿”一句相应。??但虽有此志,却是才智不迭。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正直守正,乃至受人搭救。“退耕”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与“潜虬”一句相应。??但徒怀此愿,却是力所未能。以谢氏的富有,当然谈不上“退耕力不任”的问题。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局势所格,无奈实现。由于当时假如谢绝赴任,就是公然表现与当权者抗衡,极可能导致更大麻烦。下面进一步写自己于无奈中来到这偏远的海隅,入冬后久卧病床,所对唯有萧索枯瑟之空林。全诗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氛围匆匆降到最低点。
自“衾枕”以下八句为第二层,写登楼所见满目春光。“衾枕昧节候”紧承前一句”卧疴对空林”而来,写卧病中人不知鬼不觉,已是冬去春来,同时做作而然引出下旬“褰开暂登临”。“暂”谓短时光,有扶病强起之意。“倾耳”、“举目”两句,写出诗人对天然景色的极度喜爱。池塘水波轻拍,在倾耳细听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错落矗立,于放眼遥望之中,使人赏心悦目。面前是一派风景:“初景”即新春的阳光,正在铲除“绪风”即残冬的余风,“新阳”即春取代了“故阴”即冬的统治。“初景”、“新阳”写出总体的感触,是虚笔,下面“池塘”、“园柳”两句,转为近景的详细描写。“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有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良多人的赞美,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秘性的传说。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管,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切实很平凡,不什么可夸奖的。毕竟应如何对待,颇可稍加剖析。
看起来,这一联诗(特殊是前一句)确切很平常,毫无锻炼之功,所写景色亦并无特别之处.但应当注意到,它很好地表现了早春之特点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池塘四周(尤其是朝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润泽,又有坡地挡住寒风,故复苏得早,成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别的鲜嫩,有欣欣茂发的赌气。但它委实太平常,普通人都注意不到。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惹人留神的景色忽然触动了他,使之感想到春天万物勃发的活力,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爽之句。“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轻微而不易觉察的变化。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灵敏的感到,以及愁闷的心境在春的节律中产生的振荡。再有,宋初诗坛,以谢灵运其人为代表,有一种寻求佳句的风气,而通常的佳句,都以重复雕刻、精于描绘取胜。在这样的风尚中,此种自然活泼而富有韵味的诗句,更显得特出。总之,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和详细的诗篇之中来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确实不失为佳句,独自抽出来加以评论,就没有多少意思了。从全诗来看,写到这里,情绪慢慢转向豁达惊喜的暖色调。
第二层是全诗最出色的部份。诗人在病榻上渡过了一个冬天,当初已是初春季节了。他凭窗而坐,倾耳细听远处波澜拍岸之声;举目眺望群山起伏之影。而近地方见的风景则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气象中抉择了一个渺小而典范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居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正是从池塘小园的变化中,久病的诗人突然意识到,外面已是一派浓烈的春意。这里写景,绘声绘色,远近交织,充斥了蓬勃活力。“池塘”二句为从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它的妙处就在于自然清新,不假绳削。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述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叹,情绪又转向感伤。“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伤豳歌”,依照《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说明,《七月》是周公在遭遇谣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应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山人的生活。这两句回复到第一层的内容,但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表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信心走隐居的途径。接着“索居”、“离群”两句,写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收的一面,意思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人轻易觉得岁月漫长,枯索无味,难以安心。这两句从诗意上说,是指个别人的设法,并非说自己。但在潜在心理上,这种被否认的主意,也模糊流露了他自己的某种疑虑。谢灵运出生华胄,为世人所重,且骄恣自信,与世隔断的隐居生活对他确非易事。但不论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全诗停止两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意谓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这两句意思是:保持节操岂止古人可以做到,《周易》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能够得到征验!这样,诗的情绪便从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以高亢的音调收结全篇。也就在这大概半年之后,谢灵运终于托病辞职,归隐到始宁的祖居。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各种方法来表白自己内心的愁闷,或是比兴,用虬和鸿的进退得所来阐明自己进退失据;或是直抒胸臆,诉说茕居异乡的伶丁;或是以景写情,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来烘托诗人内心的抑郁。
此诗以登池上楼为核心,抒发了种种庞杂的情感。这里有打成一片的情调,政治失意的怨言,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等等,固然语言颇觉费解,却是实在地表示了心坎运动的进程。诗中写景局部与抒怀联合得相称亲密,并且成为诗中情绪变化的枢纽。对风物的刻画,也体现出诗人对天然的爱好跟敏感,而这恰是他可能首创山水诗一派的前提。只是,语言过于深邃、句式缺乏变化,因求对仗而造成某些反复,也是明显的弱点。这些都有待于诗歌的发展来改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84311.html
相关阅读:
恰似东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_全诗赏析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光倍还人_全诗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_全诗赏析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