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诗人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毕生大局部时光在故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周游。暮年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该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这首诗不以行人动身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固然露出一个“愁”字,但即时又将笔触转到风物描述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跟表示上都是颇有特点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怀作了筹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接洽,由于日暮,船须要停宿;也因为日落傍晚,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起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局,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正人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咱们不也正能够懂得此时旅人的心境吗?原来行船停下来,应该悄悄地休息一夜,打消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好像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阔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莽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互相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来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廓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干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由一番高低求索,终于发明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仿佛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热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毕竟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预备、多年的盼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形单影只,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风景,那羁旅的惆怅,家乡的怀念,仕途的潦倒,幻想的破灭,人生的崎岖……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人们见到的是明澈安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当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跟着江水流入思潮翻滚的大陆。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彼此映衬,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难道天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恰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天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度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而后写到宇宙广袤安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弥补,形成一个特别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做作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8672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