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诗人的《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是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产生了重大旱灾,作为处所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庶民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写他乡间的见闻和感想。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范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示了浑厚的城市风味。清爽朴素,清楚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明显特点。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须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个别情形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中听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一直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始,反应了一位关怀国民生涯的太守对雨后乡村新气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由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忽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似乎有什么货色打在身上跟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稍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逼真。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音,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五湖四海传来,不用看也不必问,这是作者熟习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阐明作者听得多么当真,多么仔细,如许高兴。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动听鼓,定睛一看,本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夫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眼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产的喜悦心境。三句话,三个画面,仿佛东鳞西爪,毫无接洽。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觉得这幅连环画存在很强的破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颜色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仍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烈的生活力息,活泼地展示出农村一派欣欣茂发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出产劳动的忙碌景象,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苦,凸起作者的感触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弥补。在构造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解释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重要是由于酒意未消,道路遥远,人体困倦,故而写下来的只不外是睡眼朦胧入耳来的片段,并非是视觉形成的完全同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固然写的是因为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运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落拓不羁、随遇而安的性情特点。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禁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非常讲求,既写出了作者满怀盼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忧农忙节令,农家无人,本人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刻,但却栩栩如生,描绘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一般农夫的关联写得亲热天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成果怎么呢?喝到茶不?农民是怎样接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限。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1.他是一个体贴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恭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地位。对古典诗歌诗句的颠倒,清人响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绘声绘色,乡土气味浓烈。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操劳,但转达出的还是欢乐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力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真切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程的阅历和感触,为北的社会内容开拓了新天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hiju/9080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