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神秘。日常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生活本身就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提高思维力的好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如果能在游戏中注入智力的因素,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力的发展。例如:
猜谜。猜谜不但能激发孩子们兴趣,而且也能激发其推理及想像力,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一些线索,让孩子提出题目、推想答案。
用扑克牌做数字游戏也会激发孩子的思维。
语文游戏:一句接一句,串成一篇故事,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全家共同分享。
捉迷藏、拍手歌的游戏都会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用棋艺训练孩子的思维力,特别是逻辑思维是个很好的办法。
游戏中要思索,其中有推理、比较、概括,都能促进思维;游戏中要动手,动手就要想怎样动手,这也促进了思维;游戏中还要动嘴,说话表达也是对大脑的训练,可使思维流畅。所以,游戏法是发展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激疑法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孩子多发问,是发展智力的良方:
有一位与众不同的数学老师,每节课将所授作业叙述一遍,随即问道:
“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这堂课就结束了。”
其实,这位教师故意诱使学生深思。一旦学生提出问题,他就会露出比学生能解决问题时还高兴的表情,赞扬说:
“问得好,你是很聪明的。”
渐渐地学生对寻找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特别爱上这个老师的课,而且思维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鼓励孩子多思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有帮助的。“疑者,觉悟之机也”。爱迪生的例子就很典型: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爱思考,看到钟表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他就想,表为什么会走呢?于是他就把表拆开、装上,非要弄清楚钟表会走的原理。
当他知道气球充上氢气就能上天的道理后,他就想,人会不会上天呢?于是弄来一包能产生气体的药让家里的工人吃了,想让他上天,结果弄得工人抱着肚子痛了半天。
当他知道鸡孵蛋的情况后,就想人去孵行不行,于是自己蹲在鸡窝里老半天,直到父亲到处找才找到他。尽管他的想法幼稚,做法可笑,但他爱动脑筋的习惯却为他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打下良好的基础。爱迪生能够发明灯泡、电话、电影、蓄电池等等,与他从小养成爱思索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孩子在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对孩子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或遇到的各种困难,家长要多启发,多从侧面揭示,尽量少从正面回答,不要事事都包办代替。
当家长发现孩子懒惰的时候,可以采用鼓励加激将的方法。比如孩子提出个问题,家长说:“这个问题你还不会,你想想,准能想出来。”“这个问题你从某某方面去想想,比我想的肯定好。”
总之,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们想问题,多给孩子们设疑,激疑,孩子们的脑子就会越用越活,越用越聪明,思维的惰性就没有了。
(3)纠错法
所谓纠错法,就是不怕犯错误,而要学会纠正错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促进智能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人都知道松下是白手起家的第一流电器制造商,是名人传记中的人物。然而他幼年时,却是做什么都失败,是一个成绩很差的“劣等生”。但是,松下则认为,这段失败的时代正是他养成敏锐思想的重要时期。他说:“向人学习和自己从失败中学来的知识完全不同,同样一件事,两方面学习获得的答案虽然相同,但在将来的运用价值,却是自己的失败经验较为广阔。”所以他特别强调孩童时期应多尝试失败。
经过自己纠错而获得的知识,比向旁人学来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如果从没有失败,从不思考错误的原因,就会成为智力迟钝和狭窄的人。
家长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自己思索,自己寻找错误,自己纠正错误,只有这样,孩子的智力提高才更快。家长可以偶尔故意在孩子面前犯犯错误,让孩子纠正家长的错误,进而能促进孩子思维。
总之,无论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是纠正别人的错误,都需要思维,都会促进思维。犯错是成功之母,纠错是成功之父。
(4)动手法
时下家长给孩子们买玩具往往陷入一个误区:越高级越买,越自动化越买,结果是多花了钱,对孩子思维的训练却并无多大的帮助。因为越自动化孩子就越没有机会动手,手懒、脑懒,最终思维退化。
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玩沙土堆城墙,自制小多有意思,其吸引力就在于可以自己动手创造。有的家长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主张:不给孩子买玩具而给孩子买工具,如小锤子、小铲子、小钳子,让孩子拿着小工具自制玩具。这种做法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训练了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自己制作就要设计,就要研究,这些都能极大地促进思维力的发展。
当然不是不能买玩具,买玩具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买点小工具,即使是买玩具也要挑能让孩子参与的、能亲自动手的,以促进孩子思维力的发展。
孩子动手制作对思维的刺激是很大的,俗话说,心灵手巧,思维与手的发展相辅相成。
人的思维最初就是在劳动中发展起来的,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家长要鼓励并引导孩子参与制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
当然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有时遇到一些困难,家长要给予具体帮助,但不能越俎代庖,最重要的是启发孩子思维,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不少孩子爱拆玩具,孩子趁大人不注意,三下两下就把它拆了,结果是挨一顿打。其实拆玩具是被好奇心所驱使,有经验的家长会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教孩子怎么拆,然后学着再装上。
指导孩子如何拆玩具,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头脑。即使是破坏了玩具,但只要露出内部的构造,就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孩子看到内部构造,学到一些东西。若再以有组织的拆解法,教导孩子重新组合的技术,效果必定更佳。
玩具是成品,是事物的结论,拆开成品正如从结尾导至起点的效果一样,其实孩子的数学题也往往是从结尾的问题想起。拆玩具可训练孩子的分析、综合能力。
(5)为难法
疑难问题最能锻炼人的思维。不但孩子学习时遇到了难题家长不要轻易替孩子解答,就是生活中的难题也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并且,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出些难题让孩子去思考。例如玻璃怎样才能擦得又快又干净?厨房的油烟怎样处理?水壶的水垢怎样清除?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让孩子去解答。生活中处处有教材,只要家长多留意,很多事情都可以是发展孩子思维力的手段。
有一个家长带孩子去看病人,看到病人家里正点酒精灯,当把酒精灯的盖一盖上,火就灭了,孩子很奇怪。妈妈看到了,就问孩子:为什么不用吹火就灭了?孩子思考了半天,没想出来。妈妈启发他:火怎样才能点燃?有氧气才能燃烧。孩子一下子明白了,盖子把氧气隔绝了,所以火灭了。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的是,家长要善于利用它们去发展孩子的思维力。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就应在他孩童时代,提供给他或多或少的难题。让他自己去解决。这对训练孩子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古代的人早就知道用为难法训练孩子的思维了。传说一位长者出题为难孩子,用一个铜板买最多的东西,老大买了木柴,老二买了棉花,结果老三动脑筋买了蜡烛,点着后亮光充满了屋子。
现代家长更应该人为地为孩子设置困难,并启发他们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生活上也不要无限地满足。所谓生存教育、挫折教育不但是意志的锻炼,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iwei/17496.html
相关阅读:战略思维的基础是什么
思维是什么
我国青少年常见的思维弱点
灵感捕捉训练
世界级品牌不能没有强者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