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订目标。发现问题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往往会使孩子在阅读时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应该学什么 快速阅读,怎么去学,这样的阅读,收到的效果不好,效率也很低。精读课文是“主体”,略读课文是“补充”,根据阅读内容,将自己融入到文章故事情节中去,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自己的人生感悟。在精读文章时还要大声朗读,做到读音准确,抑扬顿挫,感情丰富。紧紧抓住这一要求来制定目标,就可以避免出现目标偏离中心,偏离重点的现象。例如,我和菲菲在读《水浒传》时,就先制订了一个目标:读完文章以后,要理解文中人物所在的故事背景,人物的相貌特征,人物的性格,人物所发生的事件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精读思考以下问题:(1)鲁智深,林冲,柴进人物特点有什么不同?(2)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为什么柴进,晁盖,宋江等人仗义疏财,义薄云天却被逼上梁山?帮助孩子制订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就不会漫无目的,避免了只读不想的阅读现象发生。
二、感知文章,解决问题
略读是学生认识文章的必要途径;精读是解决疑难问题的主要手段。阅读的时候,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家长要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如:为了了解大意可以略读,而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文章的主体部分则需精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查字典解决遇到的生字词,记下阅读时遇到的疑难问题,留下来集中解决。比如,在读《我的老师》一文时,对文中“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这句话的理解, “留恋小英老师”是为什么?为什么更多的是“自豪”?为什么在听说“小英老师不是回城,而是到更需要她的西藏工作时,大家都呆住了。”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原来,柱子是留恋小英老师,希望小英老师能继续做他们的老师。自豪的是小英老师有一种高尚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值得柱子感到自豪;而大家都呆住了,是因为大家原本以为小英老师有一个局长爸爸,一定是调回城教书去了。真没想到她却自愿报名到更缺老师的西藏去工作。让大家感到太意外了。所以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呆住了。通过这样的精读细讲,不仅解决了孩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
三、归纳知识,整理笔记
在阅读一篇好文章以后,主要是学法归纳和知识整理。精彩的段落和细致的描写要拿笔记下来,做为以后写文章过程中的素材和参考。归纳知识,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未解之谜》《游戏中的科学》等知识性比较强的书籍。更是要归纳并整理。以方便以后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去应用这些知识。
菲菲有一本采蜜集,专门记录自己的阅读所得。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很多种类。读得文章多了,这本采蜜集便成了一本浓缩了的名著经典。以后应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据说她的班主任王老师已经有四本采蜜集了。真是有其老师必有其学生呀!让书香伴孩子成长,多好!
四、根据理解,写读后感
一本书读完了,并不是任务已经完成了。读了一篇好文章以后,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悟呢?从中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趁热打铁,适时地写下读后感。更能加深对文章的认知。阅读以后,再写写读后感,相信孩子已经完全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已经清楚了精读与略读这样的阅读方法,从而指导孩子有条不紊的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既动手又动脑,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掌握一种良好的阅读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精读与略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sudu/38985.html
相关阅读:几个简单的速读技巧
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毛泽东的读书法
直读法
快速阅读的一些经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