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与健康”第三节内容。本单元通过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期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有关自己健康方面的数据和青少年生长发育中营养需求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合理均衡饮食产生积极作用。在解决问题中较好地用到了统计表知识,并增加了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点评: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开场白,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也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点评:适当的评价,激励的言语,给学生以振奋,增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情境中的图、表、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点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本节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学生已学,因此,教师只需从旁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从而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⑵指导学习
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 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好
3.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点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交流中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学识与智慧为整个集体所共享,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学生在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和见解的宽松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iaoxue/3390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