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语文教案 来源: 网络


《北京亮起了》第二课时教案

一、目标
1、积累课中“夜幕降临”、“川流不息”等四字词语,理解新词在课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学习并积累中打比方的句子,培养想像说话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积累课中“夜幕降临”、“ 川流不息”等四字词语,理解新词在课中的意思。
2、学习并积累中打比方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
1、结合课理解中四字词语的意思。
2、想像课中描写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投影、电脑
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导入:
复习认读课中的四字词语
二、初读课,整体感知北京夜晚的美。
1.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北京的夜晚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读完了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说)
3、是啊,北京的夜晚实在是太美了,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北京城就变成了————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指导读词: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4、那么多的灯,那么多的光,能读出吗?
指导朗读第一段:指名读 评价读 齐读
5、课的2—5段具体写了北京夜晚的美,认真听老师读课,边听边看书,用横线划出课写了北京夜晚的哪些地方亮起了?
6、教师范读2——5段,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学生汇报,汇报后再要求学生看这大屏幕连起说一遍。
三、图对照,品读入情,体验北京夜晚的美。
1、自读自悟:北京的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想把夜晚北京的什么地方介绍给老华侨呢?你想介绍哪个地方就好好读读相应的自然段,看怎么读才能把北京夜晚的美读出,让老华侨也觉得很美,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它的美的?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读)
2、你想介绍哪个地方就读给大家听吧!互动交流,指导朗读:
 长安街夜景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看书,想想从第二段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长安街很亮呢?圈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表示亮的词语,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出相关的词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能读得亮一点吗?齐读词语。你们平时见过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建筑物吗?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指导理解“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意思。)
(3)出示:长安街夜景图,说说此时的长安街像什么?为什么?(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把你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听(指名美读,齐读)。
(4)夜晚的长安街如此明亮,如此美丽,谁能读好这一段。指名读——评价——齐读第二段(提示学生把其中表示亮的词语重读)
(5)学生看着图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夜晚的长安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书上的话介绍。)
 环形路上立交桥
(1)指名读,其他学生想想从哪里可以看出环行路很亮很美?
(2)生交流体会环形路的亮、美的句子。出示句子:“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之彩虹。”能给“犹如”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吗?能用“犹如”说一句话吗?
(3)CAI展示如彩虹般的环形路:如果你就站地这彩虹上,你会怎样呢?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吗?指导读句——指导读段——男女生赛读第3段。
(4)学生看图当小导游介绍夜晚的环行路。
 “不夜城”
(1)指名读,生交流体会“不夜城”的亮与美,找出表示亮的词语。
(2)出示新旧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图,让学生结合图理解词语“焕然一新”。
(3)结合课插图体会为什么把夜晚的这里称作:“不夜城”呢?学生谈体会。并结合插图让学生填空。( )的橱窗 ( )的广告 ( )的霓虹灯,指导朗读。
(4)“不夜城”这样繁华,这样明亮,你能读出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相机指导朗读)
 故 宫
(1)指名读,生交流体会故宫的亮与美,找出其中表示亮的词。体会“银光闪闪”。
(2)体会故宫的“古老”与“年轻”。你们猜猜故宫有多大岁数了?(588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古老。出示故宫夜景图:现在能看出它的年龄吗?看,故宫一下变年轻了,变得更美了,它心情一定很——高兴。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夸夸故宫吧!指名试读,结合点评指导,学生比赛读。
 四、回归整体,再次感受美。
(1)赏美。师展示北京夜景CAI后,指名学生用一句话赞美北京的夜晚。
(2)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最后一句话。
 五、积累拓展,传达美。
(1)这篇课写得很美,有许多好词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记一记。出示四字词语,学生练读。
(2)出示广州的夜景图。你能用刚才学过的好词说一句话夸一夸广州的夜晚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2、我们的家乡广州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夜景也很迷人,请收集广州夜景的图片资料,制作一张“广州亮起了”的剪贴报和同学交流。(选作题,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了

长安街
灯的海洋 环形路 明亮 辉煌
光的世界 王府井
故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iaoxue/34506.html

相关阅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