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案例
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片断三]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片断四]练习运用,提高能力
完成课后习题。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1/2,1/3,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分数对于学生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在本节课中,我们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三、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四、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1/4、1/8这样的分数,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1/32这个分数。又如在片断三中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五、课堂练习追求高效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发展性的课堂的练习更追求高效,能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最优化是我们的追求。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设计了长方形纸条的变化这一题,这个习题集很多知识点于其中,看涂色部分写分数、通过带子的几分之一的估计和验证,初步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联系,追问涂色部分,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小。其中有对基础知识的回顾,有对估计能力的培养,有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一步步提升难度,学生的思维也真正得到了参与,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的引导、评价及时、灵活。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比如我没有用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分数的知识,只是一味的给学生强加灌输新知识。还比如再让学生折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时,大多数学生只能折出2种或者3种,我没给学生太多时间动脑动手去折,而是我急忙强加给学生另外一种折法,直接让学生去模仿我的折法。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发展性的课堂,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掌握本节课该掌握的知识,培养每一个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iaoxue/40206.html
相关阅读:《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