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1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数学教案 来源: 网络


一、内容、目标及说明与建议: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第一单元 图形变换

【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明与建议】

1、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 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4、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2、在以往的数学教材中,也一直把“数的整除”概念编排在这一单元的起始位置,再把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约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以往的教材称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往的教材中称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共同编排在后面,合为一个单元。这样编排,虽然突显了以上这些概念的紧密逻辑关系,但也形成了同一单元内概念多而集中、抽象程度过高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经常出现概念混淆、理解困难的问题。

3、我们在本单元研究的都是整除现象,因此,可以说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但“整除”这一词汇是否必须出现呢?让学生大量叙述“×能被×整除”“×能整除×”是否必要?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4、在以往的教材中,由于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采用的方法是唯一的、固定的,也就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因此,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必要基础,“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也失去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这一单元的理论概念,教材不再把它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是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的建立是以因数、倍数的概念为基础的,也是为后面学习约分(需要尽快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通分(需要尽快找出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做准备的,在整个知识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个内容可以集中编排在本单元,也可以分散编排在约分、通分的前面。考虑到本单元概念较多,抽象程度高,本套教材把这两部分内容分散编排在第四单元,也更加突出了它们的应用性。

6、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7、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3、1 d3、1 c3以及1 L、1 l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分三小节编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关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和表面㪾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同时,按照《标准》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体积对学生说是一个新概念,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学生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在学习容积时,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利用已建立的体积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4、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具体内容分为六节,第一节分数意义,包括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1 1÷3、例2 3÷4、例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第二节真分数与假分数(例1真分数、例2假分数、例3带分数、例4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第三节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分数的基本性质、例2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第四节约分(例1最大公因数、例2求最大公因数、例3最简分数、例4约分及其方法);第五节通分(例1最小公倍数、例2求最小公倍数、例分数比大小、例4通分及其方法);第六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例1小数化分数、例2分数化小数)。

2、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4、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考虑到分数概念比较重要,又比较抽象,有必要通过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理解它的含义。从现实的角度看,数是用表示量的。5只兔、5个人,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5表示。也就是说自然数是一个量(兔、人)与另一个作为单位的量(1只兔、1个人)的比。从数学的角度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3=2/3。当然,这种抽象的表示方法也有它的实际意义。例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2/3块饼。

5、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学习分数服务的。但在以往的教材中,两者各自独立成,学完后,学生还不知道学了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用,只能对一组组整数单纯地练习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而且,这些知识集中在一个单元里,概念多,而且抽象,不利于分散难点,逐步消化,也不利于认识的螺旋上升。现在,把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内容安排在讨论约分之前教学;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引进通分之前学习。从而将两部分知识紧密结合起,学了就用,既能减少单纯的枯燥练习,节省教学时间,又有利于整除性知识的教学改革。为了配合这一改革,约分与通分不再合成一节,而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一节。

6、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具体内容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异分母分数加法、异分母分数减法);第三节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2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儿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4、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算法多样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在本单元的编排中,教材又一次地突出了这一课改理念。如:第1节中例3的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又如,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6、用好有关数学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第六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岔气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注意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众数的含义就是通过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认识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

3、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如教科书第122页例1要解决“挑选身高是多少的队员参赛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选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15个候选队员的身高的集中情况,教材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描述,发现不能很好地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体会众数的特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教学时则可按此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明与建议】

1、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2、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3、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过程,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 变换 4课时
1.轴对称 1课时左右
2.旋转 1课时左右
3欣赏设计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二?元
因数和倍数 17课时左右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第三?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第四?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第五?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
三、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对称》是平面图形对称、平移、旋转三种形式的其中一种,对称这一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的对称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本课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要求,目的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平面图形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过程中,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对称轴找出和原点的对应点,继而正确地画出轴对称图形。
[设计思路]
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节课拟通过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 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准备]
、直尺、方格纸、剪刀、白色纸张。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这样一图形,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播放轴对称图形)
生:它们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们知道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吗?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生:哪大家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图形画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轴对称”。(板书揭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复习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进行铺垫,通过动画演示对称轴,对把两边的图形对折,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着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利用知识迁移的思想,引入新课的探究。】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猜一猜
出示轴对称图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出另一半是什么吗?为什么这样想?
【设计意图: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样能提高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自主动脑活动。】
2.数一数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刚才这个图形,现在我把它标上几个点,你们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出示A , A’、B , B’、C , C’)它们和对称轴有没有什么关系?先在小组内和同桌说一说。
生:我发现了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点B和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5小格。
师:你观察得太仔细了,真是个学习有心人。
生:老师,我还发现了把点A和点A’连起和对称轴是垂直关系,点B和点B’连起点C和点C’连起都和对称轴是垂直关系。
师:这些知识是很隐藏的,都被你发现了,你太了不起了。不错,刚才这些知道都是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们把点A、B、C在数学上叫它原点,点A’、B’、C’叫它对应点。谁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知识点。
生:原点和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它们的连线和对称轴成垂直关系。
师:(板书生说)
3.画一画
师:现在我们用这些知识画一画轴对称图形好不好?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动手画一画。
生:(画一画),碰到难点,不懂找对应点。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该如何才能又对又快画好呢?首先,要先标好原点,再找出原点的对应点。再画出连线。
【设计意图:先通过让学生尝试画,再引导学生画,最后总结。画法:形成技能,让学生一步步掌握知识。】
4.剪一剪
师:让大家动手剪一剪课本P4的做一做,小组同学合作,先猜一猜,再剪一剪,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生:动手剪纸。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动手让学和加深体会,进一步掌握对称图形的知识。】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我们猜一猜、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学习了什么知识呢?
生1:如何找对应点,如何画轴对称图形。
生2:我知道了对称图形的特点。
三、巩固新知,提升知识
师:让同学们拿出方格纸,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生:动手设计。
师:现在请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设计?(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四、总结提高,延伸感受
师:其实轴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如果你们是一个有心人,定能发现许多,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感受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生活化。】
五、作业设计
设计一幅满意的作品。
板书设计:
轴 对 称
1.标出原点  找出对应点
2.连线画图  形成作品
3.仔细检查  完成作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iaoxue/42489.html

相关阅读:(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 5的倍数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