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学容易出成果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方法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自学出成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等,但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成果是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歌德说过:“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应用知识;光有意志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因此,自学者的真正成功,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与文凭的获得,而是在于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作出成绩来。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我们应把自学当作通向创造的桥梁,而不应在学习和创造之间划一鸿沟。孔子虽自称“述而不作”,其实他是有许多创见的,否则,他怎么能成为万世师表呢?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温柏格对科学家的素质谈过这样一种看法:“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下一代,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学生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知识的积累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创造,在于出成果,所以要主动出击,要寻找突破口,把知识捏成拳头打出去。这同踢足球道理很相似,积累知识如同带球,创造好比射门,一味带球传球而不善于抓住机会起脚射门的球员不能算好球员。光积累知识而不会创造,那叫食而不化,充其量是个立地书橱。贝多芬说过:“我始终遵守的信条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打一下瞌睡,也是为了她更有力地醒过来!”廖沫沙在谈到读书与写作时说:“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写作。在学校里是学什么写什么,到了工作岗位就要倒过来,变成写什么学什么。”有的人总想学好了再干,拿出的东西不尽善尽美就羞于亮相,其实不必这样。知识是不可穷尽的,“学然后知不足”,任何人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面前都会显得十分有限,但人们不能因此就不敢去创造。创造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在拿出东西以后,才能使之得到实践的检验,得到外界的信息反馈,才能有所改进和提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并由此获得激励,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成果正是在“干中学、学中干、干了再学、学了再干”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循环,又都会使自己跃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184924.html

相关阅读:寒假初三生如何强化强项 弥补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