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学习土壤的概念:“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叫土壤”。如果学生缺乏对“陆地”“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的经验,只背诵了这一抽象的定义,是绝不会理解或完全理解这一知识的。只有当学生形成了有关地理事物的表象,并将表象与这一抽象知识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理解了这一知识。学生的认识过程要遵循基本的认识规律。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理性知识的过程,这些理性知识——概念、规律、理论等只能是经过思维过程才形成的。因此,理解教材的关键是“思维”。地理学习中理解教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问题情境如果想将抽象的知识与形成的表象相结合,就要思维,因此激发思维就成了理解教材的起点,问题的情境是激发思维最有力的途径。创立问题情境的具体办法很多,例如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课前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感到困难后再学习新课等等。但最常用的是应用启发式的提问。启发式提问可激发学生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促成上述的结合,掌握新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时,表面上学生很容易记忆“生态系统”的定义,但实际上并未能理解掌握这一概念。于是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又提出‘生物群落’这个名词?用‘生物’不行吗?”“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两词的含义中有何不同?”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在多种生物表象的基础上,形成了“生物群落”的概念,并明确了生态系统是着重研究事物之间联系的,通过联系才真正认识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既了解了与“生物圈”概念的区别,又真正地理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2、把握地理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是理解教材的根本过程,是将抽象知识与具体形象结合的唯一途径。例如,在学习“长江”这一概念时,就需要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来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我国第一大河。一方面从地图上、教科书中以及老师讲解中,获得了有关长江的感性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长江的表象;另一方面,将长江的表象与其他河的表象进行比较,并分析与其他河流的异同,将所有不同之处抽象出来,就是它的本质特点。这一过程是对“长江”这一概念的理解过程。再如,形成“农业生产”这一概念时,就需将各种农业生产的共同属性归纳出来,例如,各农业生产部门,都是物质生产部门,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有资金的周转过程……并且,还需与其他生产部门比较,将其不同点抽象出来,就形成:“农业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这一概念。
不难看出,无论哪类概念,都需要经过思维才能真正理解。致于地理规律与理论,则是更抽象或系统的知识,就更加需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达到理解的程度。例如,理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时,要首先对自然带分布的事实有所了解,之后对其各带的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先抽象出大部分自然带是沿纬线方向延伸分布的,并与太阳辐射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加以比较,找出了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认识自然带分布模型,之后再与实际分布进行验证,证实模型的正确,于是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成立了。这就是学生理解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过程。3、推理的作用在学习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中,推理这种思维形式起着很大作用。例如,在掌握了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规律后,就可引导学生推导出自然带垂直地带性规律。学习了我国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区的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就能推导出亚洲中部干旱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等等。用这种推理的方法学习理解新知识,大大简化了思维过程,同时也是运用、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4、要形成概念体系概念体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知识体系。由于概念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就可以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概念体系。例如,有关气候的知识体系,工业特点的知识体系等等。知识体系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而且使学生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新的知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193841.html
相关阅读:教你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