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空间]人生最好的“读书天气”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学习心得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那些最有穿透力而又最难以言表的阅读时刻,不是来自读书的强行推进或对特定著作的理解,而是来自于当阅读成为一种无功利的发展心智的生活的时刻。

  高中时代的阅读最让人怦然心动,也是最温暖、最基本的。

人们应该思考的不应是“读书会不会影响课业”,而应是“怎样让课业也变成学生们发自内心、发自兴趣的阅读”。

  没有高中时代的自由阅读,就无法建立“自由的人文心智”,“善读者长精神”,善读者懂得珍惜――

  上大学后,学古文,学到了一个很精彩的说法:“读书天气”。它指的是适合读书的时节与时间。古人觉得,读书也分“天气”,有时,春光大好,不忍辜负,还不如放下子曰诗云,去大自然中去陶冶;有时,则正是“读书天气”,需要把握。在不同的时间段,古人觉得应读不同的书,比如,有些大儒就觉得大早上适合读经,午后则不妨读史。这些想法,虽只是某一种性情的表现,不可太过当真,但实在还是耐人寻味的。人的一生,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其中也有最好的“读书天气”吧。早有人说,少年时期,中学时代,是读书的黄金期。这一阶段,往往是一个人求知欲最强,可塑性最强而又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的“读书天气”。不过,如何充实地利用这一黄金期,似乎永远是个难题。

  我告别中学已经6年多了,回想自己的高中读书生活,印象虽丰,但却并不清晰,因为那时的读书情况本身就包罗甚广,一定要界定的话,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是每个学生都在读的教科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不读不行。第二,是数不清的教辅书,这种出版物的总量太大,品牌太多,有时也缺乏规范,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也是高中生的常备读物,我为了各种考试,读过不止十几种。第三,是介乎课内与课外之间和课业有关的书籍,比如,理科老师推荐的科普小册子,比如,文科老师要求的古文名篇和文学经典,等等。举个小例子,当时我就有同学为了提高语文分数,硬着头皮苦读《古文观止》,结果反而打下了非凡的人文功底。第四类,则是林林总总的课外读物了,它们的情况也许更为复杂,来源往往不明,且因人而异,构成了一部部个人的阅读史,也慢慢支撑起大家各自的知识结构。最后一类,是流传于同学之间的各种通俗读物,它们的出版目标明确,本来就是打学生的主意,其精神营养成分大为可疑,不过这一类,以往人们谈得不够,其实,量也颇大,而且和高中生活紧密相关,值得重视。

  读教科书读出滋味来,就成了一件乐事

  当学生的,对教科书往往没有亲近感,尤其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方面我或许是个例外。高中时期的文科类教材,我是看了又看,但从未“死记硬背”,从不完成老师留下的背诵作业,以至于语文考试如果有默写类的题目,我几乎次次出错,但历史、政治等考试上那些分析类的主观题,我却能把教科书上的信息和观点融入其中,达到较好的效果。到了高考之前,我对历史教材的熟悉程度已经到了一闭上眼睛就能清晰地回忆每幅插图的地步了。后来到北大上学,发现有不少同学也有类似的体会。高三看教材看得多了,感觉完全不同了。我不再仅仅是一本本教材的被动知识接受者,而能够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联想。教材竟也成了我通向其他书籍的门径了,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我形成了一些兴趣点,由于对教材太熟悉,而觉得好奇心很重但教材满足不了,于是按照教材上的点滴提示,再去寻找别的书来看。同学之间互相看教材,讨论问题,也成了一件乐事了,而且愈发激发我去读更多的书。比如,一次看语文教材,邻桌提出这个地方注解不确切,因为他昨天看了《文史知识》杂志上的文章,一下子就把我震了;而有一次,我拿着家里关于近代西方历史的书籍对照着看教材,也让其他同学拍案。这其中的种种令人难忘,同时让我自己都感到惊奇:本来一直认为教科书无趣,但最后竟能看得这么有滋有味,大长功力,这才明白所谓“善读者长精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07816.html

相关阅读:软件实践课程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