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叶文?谈地理学科的复习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复习方法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叶文?简介:2003年云南文科
  毕业学校:曲靖一中
  高考分数:总分是645,语文126 数学121,英语是130,文科综合268
  现在就读学校:北京大学

  叶文?de故事
  叶文?回忆自己的高三学习时曾感慨:“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奔唯一的目标奋斗时,往往会忽略身边的风景。尤其是对一个高三学生而言。那些花开花落,四季转换,似乎已经不会在你眼睛里停留。看书到发呆,做题到麻木,是大多数高三学生的切身体会。其实我们大可不必那样,等走过高三,就会发现,以往令我们害怕又神往东西(高考),一旦经历过后,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叶文?这样说,是因为她觉得在高三复习阶段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添加一些无意义的压力,应该给过度的紧张减压,找出些宝贵的空隙,屏住呼吸,听听风吹过树梢,看云飘过山冈,……总之,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但是叶文?所谓的平常心,并非懒惰的借口,她说:“其实真正的成功往往不是结果,而是为之奋斗的过程。我能够成为女状元,与很多同学一样,是咬牙努力拼搏得来的。”对刻苦学习,叶文?有自己的看法,她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潜力无穷,只要不害怕、不茫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未来的天空一定会非常广阔。而一旦有了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就拥有了无穷的动力,就拥有了战胜困难的法宝。叶文?从180分到268分的飞跃,可以说,为她对学习、对困难、对刻苦的看法作出一个最好的注解。

  状元支招
  【不要被题海淹没】
  地理兼备文理两科的学科特点,还与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着非常广泛的知识结合点,所以不论是文科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它都能提供情景并可以作为试题的切入点甚至是题目的主干。由于地理学科知识繁杂,内容较多且内部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广泛而密切,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掌握正确有效的。有些同学谈到方法就很容易与便捷的途径联系起来,而在我看来,讲究方法并不是意味着就可以偷懒,要想学到知识,不下苦功夫绝对不行。
  在高三复习中我仍然进行大量的做题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做题的数量来保证知识的积累。我喜欢解题的过程,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题海中畅游。有的同学也做过很多的题,但是不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常犯一些相同的错误,题做得越多,犯同样错误的机会越多,虽然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习却没有多大的起色,这样就好似被题海所淹没。我说的在题海中畅游,是说每一次训练题做完后,我都会认真总结对与错,以便在下一次的训练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觉得在冲刺阶段加大作题量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像地理吧,记忆量是很大的,概念也好,图形也好,通过一次次的训练总结,林林总总的知识点得到了强化记忆。因此,题做得多了,总结出方法然后成竹在胸才能活学活用,才能不慌不忙应对考试。

  【让知识在地图上随意跳舞】
  培养地图技能对于学好地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分析过历年来的高考试卷,发现在地理部分地图的份量占得非常重,培养地图技能对地理成绩的提高应该有很大帮助。
  在培养自己的地图技能时我首先注意的是图与图之间的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等。其次是图与文之间的转换: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
  另外培养地图技能还要特别注意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在训练中我常常要求自己能准确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学会在地图上分析自然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等等。经过这样的训练,将地图装在胸中,在地图上应对知识点,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而成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地图,满脑子的知识就可以在地图上随意地跳舞。

  【良好答题习惯――博取高分的筹码】
  我认为文科综合在高三的复习,除了巩固知识体系,认真复习和梳理知识点之外,在文科综合这一科考试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因为文科综合这一门是文科考试中题量最大、文字最多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答题习惯,会出现常见的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而且这些分数往往丢的非常可惜也非常冤枉。如果有了良好的答题习惯,再加上完备的知识结构,就能够取得突破。很多同学不注意答题习惯的养成,一味在知识体系本身下死功夫,实际上往往花了时间,达不到目的。
  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就要注意在平时培养条理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答题技巧的问题,而是一种思维严密性的训练。比如,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纬度线,自然带、气候类型,沿着南北方向出现更替,沿着东西方向或者纬线方向延伸。以赤道为轴,南北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南北地中海气候。到了东非高原,赤道附近穿过东非高原,本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是它变了,变成热带草原气候。在学习中就既要注意掌握这种共性,也要注意那些个性,既要关注,又要重视局部等等。这种严密的思维训练我认为通过短时间来解决可能收效不大,因为虽然知识点都在脑海里有了,但是,怎么样组织这些知识点去解答考试问题,这里面有一个组织能力的长期训练问题。靠考前提醒和临考注意,我认为是来不及的。

  专家点睛
  【重视学科内部的综合】
  通过对以往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跨学科综合在高考文综试卷当中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也就是20%,也就是在300分中它占60分左右。文综中一道大题目常常有几个问题,设题分布可能是:历史两个问题,政治两个问题,地理一个问题。针对设题的重心不同,回答问题也是分学科进行。这说明目前文综的命题形式,实际上还是一种组合拼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分学科之间界线的大融合。
  由此看来,复习文综的关键还在于把学科内的综合性搞好,要密切重视学科内部的综合。所谓学科内综合实际上就是说要掌握学科内各部分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只有做好学科内部的综合,才能很好地应对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的高考。比如今年(2003年)文综第36题游记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另外附上一副地图,要求考生回答两个问题。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和等值线图(该题为等温线)的阅读以及北京地区的地理现象。从题目所给文字材料“俯视”“晴览可爱”“寒沙衰草”等词语可推知当时能见度很好,眼前是一派深秋景色,作者登临之地应为地势最高处。心中有了时间空间的概念,这样从等温线分布可推测登临之地的地理坐标应为(115°E,41°N),作者北顾的应该是内蒙古高原。再看10℃等温线东半段基本与纬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或太阳辐射),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延伸,结合这个地区地形可能受太行山的影响,等温线与等高线接近平行。这题出得很有意思,所蕴涵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地图知识,有自然地理知识,有中国地理知识,还有很多空间思维想像的东西,这就充分体现出学科内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复习时过早搞跨学科综合实际上没有必要,因为有的时候,你这学科跨了学科,另外两个学科的复习进度却没有跟上。只有三科分别把自己的学科内综合复习好,时机成熟综合各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般来讲,在第二学期的后半段,让学生多接触一下跨学科的试题,获得一些解决新问题的体验就够了。

  【基础打扎实,复习分层次】

  不少同学的进行文综复习时常常走入一个误区,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大综合”,而忽视了基础知识,这实际上是很不可取的。
  要知道高考的命题思想,是以考查能力立意,但是仍然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分析这几年来的文综试题,考的都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史实和观点,然后以基础知识为基点,在上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好的题目,不一定是难题,好的高质量的题,只是在能力层次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同一个知识,比较过去与现在考试中出现的情况,不难看出现在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要求就能力方面的掌握比过去有所提高。虽说如此,解题运用的基础知识还是原来的,基础知识不可能发出很大的变化,试题难度的增加,不过是在基础知识上增加了更多的附加值而已。现在的试题中,30%是容易题,50%是中等难度的题,两者相加,在文科综合试卷中占80%,剩下20%难题,如果我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很多在20%的难题上,而忽略80%的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样的复习安排就很不科学。
  进入高三第一学期,应该把过去学过的基础知识重新复习一遍,在全面的复习中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加工,注意取长补短。复习时还要善于思考总结,把学科内的知识复习好,增强复习效果。到第二学期,可以进行重点复习,或专题复习,这时可以看一些课本以外的材料,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当然这样的复习仍然应该以教材为切入点的,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信息,关注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释这些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过早地猜题压宝似的复习某些知识点,现在有的老师或同学的复习时喜欢预测好多所谓的“热点”“焦点”,实际上这样做往往容易陷入猜题的误区,误导复习方向,削弱复习效果。这样的复习程序,循序渐进,是基础与提高并重。

  【堆积知识不如掌握方法】
  反对堆积知识,是不赞成同学们在学习中死记硬背,在学习中怎样将所记忆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做到活学活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实际上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考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机械的重复,从近年来的试卷分析不难看出,试题的切入点常常不会完全照搬教材的内容,同学们一拿到试卷可能会感觉出乎意外,这道题老师没有讲过,陌生感让人简直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题目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用已知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解决它,当然这就对考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出了要求。考生要能迅速地根据设问的要求,调集头脑中储备的信息,对相似相同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重新组合,以解决问题,这样就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现在考试越来越注重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训练思维方式,面对仿佛陌生的知识点,要能够综合已经掌握的知识以解决新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对解决新难题非常关键,文综考试中设题时地理、历史、政治的内容都有可能在一道题目中出现,这就要求考生能分析地理的空间位置,有政治观点,历史的史论分析等,拥有了综合分析的能力,难题就变得不那么可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31788.html

相关阅读:化学:2014北京高考新课改复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