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浅谈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浅谈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也很“努力”、“勤奋”,对自然科学概念、定律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从初中阶段开始,就注意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四化有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什么叫习惯?习惯是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活动方式的一种模式化,固定倾向。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地完成某种行为的需要。习惯一经养成,简直如“条件反射”一样,是一种不需要强制而超越强制的自然而然的力量。学习习惯就是学生为了完成好学习任务和要求而采取的那种习而常之的行为。学习习惯概括地可包括自学习惯,观察和实验的习惯,以及分析和解决总是的习惯。具体一点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它包含认真新闻记者自然科学教材及课外书籍;认真听课,大胆质疑,准确表达;良好的书写及解题习惯;自然科学实验的精细观察,良好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习惯;整体综合、归纳、分析习惯等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认为,每个人的时间里有80%是由习惯来支配的。俄国教育家鸟申斯说的好:“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在人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犹如自己身上产生强磁场,一与书籍接触,每个磁分子都会处于一种极基活跃和兴奋状态,随时随地准备吸取营养物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增值。一个学生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无发愤之心,无常恒之志,或者被一些旧习、陋习、恶习以及那些懒惰亲散之风所支配,学习当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由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青少年时期的整个人生道路上是个突变时期,是关键时刻。比较短暂,这不仅增加了学生自我认识的困难,也加大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难度,但也从中说明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地位。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时期,引导得当,也最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常常可得益终身。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提高认识。
我通过介绍中外科学家善于培养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事例启发学生。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嗜书如命的习惯,在一生中博览群书,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古今中外,上下纵横,简直于学无所不窥,鲁迅写的《小说旧闻钞》就是从一千五百卷书中摘录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还介绍自然科学界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如何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并通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谈个人学习自然科学体会,让学习好的学生谈如何能“熟能变巧,巧能变精”剖析不养成好习惯的害处,使大家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产生培养好习惯的强烈欲望。
二、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一要具体明确,整个初中阶段自然科学有一个总的目标,各个年度及每个学期应有各自的目标,每节自然科学课根据教材特点又可提出具体要点。全班应有全班的目标,个人又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提出要求。二要切实可行,确定目标既不能要求太高,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又不能太简单,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最好办法就是确定目标时让学生充分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们感到这些计划不是教师强迫的,是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自我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不做自己认为是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行为的能力。而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中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具体做法:1、设立座右铭,如“学而不厌”、“学习,学习再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以此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可介绍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毅然从国外返回祖国怀抱的事迹激励学生。3、从小事易事做起,因为小事易成功,使人树立信心,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例如在开始学生实验时,可以把简单最容易成功的实验先交给学生做,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4、对照个人计划,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不仅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还要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情况拟订下一阶段的计划。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说比教师更了解,因此让学生间相互监督,评选最好与最差的学生,组成结帮对子,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检查。开展除“三闲”活动,三闲即闲事,闲话、闲心,要求闲话不讲,闲事不做,闲心不用,一心一意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让好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巩固,让坏习惯加以曝光,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也需要发挥教师的正确指导。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一点一滴抓起。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坏都是从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开始形成的时候,教师更要抓得具体,善于从一点一滴中来培养学生。如自然科学课前预习,学生开始时不知如何预习,常常看一遍算了或每个角落都仔细看守,眉毛胡子一起抓,或看看黑体字了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如何预习才有效,有进可出预习提纲或预习思考题。经过多次预习指导以后,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预习的热情和兴趣集中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新知识的要点难点上来。同时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是在条件反射的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时间也是一种条件反射,有规律地生活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要求学生要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既要抓好课堂学习,还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
2、要严格要求。这里除了要抓得细,抓得认真,注意把它设计在自然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善于引导学生同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作斗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的娇生惯养,以及小学教学模式的限制、常常养成一些坏习惯,如好奇、贪玩、惰性、散漫等等。它们总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顽强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大力宣扬好的学习习惯,时时处处注意抑制坏习惯和各种不良风气,消除滋生坏习惯的土壤,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
3、要长期坚持。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同学的指导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依一定的顺序,需要反复多次的重复后,使得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区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反应,并越来越精确,随差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形成而形成的。同时,好习惯的养成总是在同坏环境的不断消除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学生们的一些坏习惯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的。因此教师应有常抓不懈思想,要长期坚持抓。其次要有耐心。特别是有些差生,在解自然科学习题时,常常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书写糊涂,不按规范要求解题,教师只有通过反复的耐心批改、及时让学生订正,正确指导,通过反复多次才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解题习惯。
4、多学科同时配合。学习习惯渗透入各个学科及各个教学五一节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靠班主任,或者自然科学单一学生是不够的,需要各学科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才能防止“内耗”。班主任或单一学科的教师要与其他学生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相互之间经常互通情报,采取共同对策,常常可以取得较效果。当然还需要取得家长和积极配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xuexi/239682.html
相关阅读:英语完型突击技巧